語言也是一門學科,是學科就必然要講究邏輯,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表示學科的英語單詞以logy(邏輯的諧音)結尾(biology生物學, geology地質學, psychology心理學, zoology動物學)。你們學理科的時候,充滿了邏輯的智慧光芒,但學語言的時候,完全變成白癡一枚,這不科學啊!
今天為師教你們如何用邏輯的思維構建句子里的戰斗機!我們先從簡單句入手。英語句子千奇百怪,但歸根結底必須要有兩個成分:主語和謂語。謂語就是一個動作,主語就是這個動作的發出者。記住,句子的靈魂是動詞!沒有靈魂,就死翹翹啦。這完全符合哲學的觀點:世界是運動的。大到山崩地裂,小到原子活動,無一不是運動的。所以你要說事兒,必須先來個動作。比如sleep。但這個動作并不是憑空出來的,必須得有個發出者,比如people。現在可以寫出個句子了:People sleep. 這么簡單的主謂結構就是所有句子的核心,我們就叫它句核吧。所以,寫作的首要任務是要把句核寫出來。
再來個例子。People are happy. 這個句核不一樣了,一般在語法上我們稱之為主系表,記不住這個稱呼也不要緊,關鍵是要知道它的來歷。這句話翻譯成人們高興。如果僅按照字面翻譯,效果可能是:People happy。這句話的硬傷是沒有動詞!happy不是動詞,在漢語里高興是動詞,但在英語里happy翻譯成高興的,這是形容詞。沒有動詞的時候,就需要be動詞了,be動詞的特點是:沒有具體的含義,如果一句話意思完整,但沒有動詞,那么be動詞就是最佳替補!記住,be動詞只是個替補。所以很多學生竟然寫出people are sleep這樣令人發指的句子!sleep已經是動詞了,你be動詞上來算咋回事。就好比正選隊員還在場上,你替補隊員就上來,你算哪根蔥!所以在people are happy這句話中,are有動詞的功能但沒有具體的含義,happy有具體的含義但沒有動詞的功能,所以,它們兩個優勢互補,雙劍合璧,共同構成謂語,發揮著相當于sleep這樣即是動詞又有具體含義的功能。所以主系表結構也是主謂結構,是一種特殊的主謂結構。
還有一種句核,例如People like food. 這句話比People sleep多了一個成分,這個成分是動作的承受者,我們稱之為賓語。那為什么people sleep這樣的句子沒有賓語呢?因為sleep這個動作無法有承受者。如果想說人們睡在床上,那么就得寫成:People sleep in bed. 這里in bed就是表示睡覺的地點,bed并不是睡覺這個動作的承受者。所以這句話的句核只能是people sleep這個主謂結構,沒有賓語。為師教你一個辨別一個動詞是否應該加賓語的好方法:被動翻譯法。就是先把包含這個動詞的句子從主動翻譯成被動,如果意思依然成立,那么就說明這個動詞有賓語,反之,就沒有賓語。例如:eat,see,go,sleep,like。用被動翻譯法驗證:食物被吃,一只狗被看見,學校被去,床被睡,電影被喜歡。結果一目了然:eat,see和like是有賓語的動詞。而且這些有賓語的動詞在使用的時候必須要加賓語的。所以people like food這句話無法再精簡了(food不能去掉),它本身已經是句核了。也就是說如果句子里的動詞有承受者(賓語),那么句核必須是主謂賓結構。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所有的句子只有三種句核:主系表,主謂,主謂賓。想要寫出好句子,必須先保證句核的正確性。
但句核還要涉及到時態問題。我們學了很多時態,可是能用在寫作上的很有限,所以我們只需要記住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第一,表示過去的句子,動詞要加上ed,如果有特殊變化的要特殊記,這里我就不再多說。比如People slept (sleep的過去式)。第二,表示現在的句子,動詞一般就采用原形。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現在時中,如果主語是單數第三人稱,那么動詞結尾要加s,(還有特殊的動詞需要加es或其它形式,我也不多說了,自己查閱相關語法)。剛才people sleep這句話的謂語直接用原形即可,因為people是復數。但如果說:Tom sleeps.這個時候動詞sleep就要加s了,因為Tom是單數第三人稱(除了我,你,我們,你們之外的所有人都是第三人稱)。第三,表示將來的句子,動詞原形前加will即可。比如People will like food.
句核就像果核,是種子,如果很健康,那么我們再施以肥料,就能開出一朵傲視群芳的花。那么肥料是什么呢?我給同學們推薦兩款:形容詞和介賓短語。形容詞是你們用的最順手的成分,它是用來修飾名詞的,放在名詞的前面。那我們先種下句核1:主系表,看看澆灌后能長出什么樣子的花朵。例如People are happy. 先施肥發芽,成長為Young people are happy.
接下來該介賓短語顯身手了。介賓短語絕對是構成句子的主力,你可以隨便拿出一篇高考閱讀,看看里面有幾句話沒有介賓短語?但恰恰同學們對介賓短語的用法不是很懂。其實很簡單。介賓短語就是介詞+名詞組成的結構。介詞有很多,但在寫作里主要記住其中一些即可。第一,表示時間或地點的介詞如下:on在…上(或加具體到某一天的時間),in在…里(或加具體到月份或年份的時間),at在…地方(或加具體到幾點鐘的時間),under在…下。第二,表示方式的介詞如下(這是為了方便記憶,我自行做的分類,如果和語法書有矛盾,請無視,畢竟為了有利于知識的掌握,我們不做死理派,我們要做蛋黃派,不對!我們要做實用派。):from從….或來自…,to去往….或朝向…或對于…,for對于(或翻譯成針對)或持續(…的時間),through通過…,by + 動詞ing形式(表示通過做某事)。
接下來要了解介賓短語所行使的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做定語。不知道什么叫定語也行,就知道介賓短語可以和形容詞一樣修飾名詞,但是不同之處在于:形容詞放在名詞的前面,介賓短語放在名詞的后面。那么接著對剛才已經發芽的句子施以介賓短語這樣的肥料,就長出了花莖:Young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are happy. Young和from other countries都在修飾people,翻譯成來自其它國家的年輕人很幸福。
介賓短語的第二個功能:做狀語。不知道什么叫狀語也行,只需要記住,介賓短語可以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并把行使這樣功能的介賓短語放到句尾即可。如果時間、地點、方式都出現在一句話中,那么它們三個在句尾的順序為:方式+地點+時間。這次施肥相當給力了,最終綻放出攝魂奪魄的美艷花朵:Young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are happ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在中國最近這幾年,來自國外的年輕人非常幸福。). 這句話不適合加方式,所以只加了地點和時間,但已經很高端大氣了,有木有。
我們再挑一顆種子---句核2:主謂。比如,People sleep。施肥過程不再多表,同上。最后直接賞花:Many young people in China sleep for one hour in the office at noon.(在中國的很多年輕人通常會在辦公室里中午睡一個小時。)這句話三大狀語(方式+地點+時間)終于齊全了。
最后再看看句核3:主謂賓,是否也能開花。比如,People will like food。還是直接賞花吧:Young people in big cities will like healthy food for their lunch in the office. (死板翻譯的話就是:大城市里的年輕人將會在辦公室里喜歡健康的食物針對他們的午餐。稍加潤色后就很通順了:大城市里的年輕人將會在辦公室午餐的時候喜歡吃健康食品。)這句話缺少時間狀語。所以,總結一下,三大狀語不一定非要都同時用上,能用幾個就用幾個,不要刻意。因為現在寫出這樣長度的句子還只是簡單句!再稍作加工變成復雜句,字數馬上翻番!欲知如何翻番,且聽下回分解!
PS: 同學們,你們趕緊播種開花,送一朵給為師,我幫你給花打分(10分制)!因為粉絲眾多,所以參與的每個人只準在平臺上發一句話,多余的不予評分。而且只打分,不寫評語,自己犯的錯誤在這篇文章里找,我不多解釋!
======高考英語四哥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