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成年的你,尋找過童年時代的感覺嗎?尋找過那種似曾相識早已久違的感覺嗎?
我要幸福地回答你:今天,我找到了: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一家人,圍坐一炕,其樂融融,與娘一起同吃同飲。
昨晚一夜的雨,一直都在下。 早上醒來,走在去店里的路上,水流潺潺,緩緩流淌在大街上。雨點,淅淅瀝瀝落在地上,噼里啪啦打著雨傘,空氣,濕潤而又涼爽。
兒子今天返校,我特意為他炒了辣咸菜和雞蛋炸醬帶去學校里吃。曾經,我的高中時代,咸菜一直都是我的主打菜,陪伴著我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如今,一晃眼的功夫,卻成為兒子嘴里的美食。
送走兒子,想回娘家一趟。騎上昨天新買的電動車,先去了鎮上的姐姐家,我們一起去了超市,買了水果和蔬菜,走在路上,雖然雨點越來越大,我卻歸心似箭,把姐姐遠遠地落在后面:娘若知道我靠自己的能力買上了電動車,該有多高興?
很快到了娘家,我開心地讓娘看我的電動車,告訴她是我的一個讀者送給我的,娘高興地說:“可得好好謝謝人家”。當我把錢交到她手里的時候,娘掩飾不住地開心,笑得合不攏嘴……………她又能安心地花小女兒的錢了!
恰好二哥也在家里。原來,這幾天,娘為了撿燒火用的樹枝累壞了,晚上難以入睡,需要借助酒勁入眠,二哥不放心,特意從鎮上的樓房回家陪娘。
我們都埋怨娘:“怎么回事?就是急活,慢慢干??!你不知道你多大?”
娘是個急性子,總也改不了。本來只想坐坐就離開,可雨越下越大,二哥挽留我們:“下雨呢!估計飯店也沒什么事,留下來吃飯吧!”很多時候,母親一個人在家里,我們很少留下來,不愿意麻煩娘做菜做飯。
娘、姐姐和我,娘仨個開始洗菜切菜準備午飯。二哥特意給大哥打電話,讓他過來吃飯。
二哥在屋里踱來踱去,看著我們忙活,一個勁兒地念叨:“我看就在炕上吃,我看就在炕上吃………”。娘不明白:“炕上?不得勁吧?”農村人雖然不住樓房,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也習慣了圍著大圓桌吃飯,很少在炕上吃了。
我聽出了二哥的意思:“二哥是想找回小時候的感覺!今天沒外人啊,都是你的子女,就差我爹了?!?/span>
“嗯!最近學會了上微信,在同學群里,大家都是近五十歲的人了。有的孩子已經結婚………”。二哥頻頻點頭,表示同意我的說法。
“懷舊了!”還沒等二哥說完,我喊出了他想說的話。二哥雖是堂堂七尺男兒,卻也一樣如此多愁善感。
恰巧,隔壁的五嬸也來了,我們留她一起吃飯,大哥也趕來,我們一家人,像是回到了童年時代,無遮無攔地聊著天。這個地方,是我們長大的地方,不同的是,土屋,換成了大房;我們,變成了大人;感情,愈加深厚。
話題,自然離不開我曾經的病。
“炳蓮,混不好便罷,若是混好了,可別忘了你這兩個哥哥?!蹦镆馕渡铋L地說。“知道。我在文章里寫過很多遍了,如果沒有娘家人的不離不棄,我早沒啦。”我說。五嬸也一直都在附和著我。
尤其是二哥,每次犯病離家出走時,都是他一路跟著我。談到了那年高考落榜后躁狂時我去濟南的情景,二哥說:“我不知道她有病啊,說話都透明白。要知道是病,我就不讓她去了。她非要找同學的爸爸貸款嘛。我覺得:她去看看,貸不著款不就死心了?沒想到她晚上突然跑了,我才知道壞了?!?/span>
五嬸說:“姊妹們好好嘎乎,有錢難買一母同胞啊。”“嗯!是,還記得嗎?小時候,我每次從學?;丶?,晚上睡覺前,二哥總是坐在我的腦袋旁聽我說這說那,直到我睡著了才離開。大哥當兵時,一個月補貼才五元,可他給我寫信時,竟然在里面夾著十元錢!”哪能忘記呢?
至于姐姐,更不用說了。我發病時,一直都在她家里住著。躁狂時六親不認,對著她和姐夫動不動拳打腳踢…………
當然,看到今天的我在寫作上有了一點希望,最欣慰的人,應該就是他們了。
姐姐說:“不用管,瘋了一頓,因禍得福。這下瘋過來了。你看看,這些年來,手機是臺灣讀者送的;電腦,主編同學送的;電腦,警察姐姐送的,可以?。 蔽鍕鹫f,“還得說,好人有好報,這都是你娘這一輩子積的福?!?/span>
這也是我想說的:我們的親情,我們的成長,我們的性情,怎么可能離得開娘的熏陶?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是和和氣氣,從來都沒吵過架,紅過臉??!我們雖說一生坎坷,卻都是苦盡甘來。
有娘在的地方,才有家;娘才是家里的活菩薩,我們真正需要跪拜的人。
回到小時候的感覺,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