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子部潛夫論箋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卷七

 DonaldKing2589 2016-06-21

潛夫論箋校正

 

潛夫論箋校正卷七

夢列〔一〕第二十八

  凡夢: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 時,有反,有病,有性。

  在昔武王,邑姜方震太叔〔二〕,夢帝謂己:“ 命爾子虞,而與之唐。”及生,手掌曰“虞”〔三〕, 因以為名。成王滅唐,遂以封之〔四〕。此謂直應之夢 也〔五〕。詩云:“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 女子之祥〔六〕。”“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 ,室家蓁蓁〔七〕。”此謂象之夢也〔八〕。孔子生于 亂世〔九〕,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一0〕。此謂 意精之夢也。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其事。此 謂記想之夢也。今事〔一一〕,貴人夢之即為祥,賤人 夢之即為妖,君子夢之即為榮,小人夢之即為辱。此謂 人位之夢也。晉文公于城濮之戰,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 〔一二〕,是大惡也。及戰,乃大勝。此謂極反之夢也 。陰雨之夢,使人厭迷;陽旱之夢,使人亂離;大寒之 夢,使人怨悲;大風之夢,使人飄飛〔一三〕。此謂感 氣之夢也。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夢熟藏〔一四〕 。此謂應時之夢也。陰病夢寒,陽病夢熱〔一五〕,內 病夢亂,外病夢發,百病之夢,或散或集〔一六〕。此 謂氣之夢也〔一七〕。人之情心,好惡不同〔一八〕, 或以此吉,或以此兇。當各自察,常占所從〔一九〕。 此謂性情之夢也。

〔一〕 ○鐸按:夢有多品,或吉或 兇。夢吉而喜樂縱恣,則吉者不吉;夢兇而悲憂恐懼, 則兇者真兇。故夢無問吉兇善惡,常戒慎修省以迎之, 則皆吉矣。敘錄云:“吉兇之應,與行相須。”此猶上 篇勉人務實進善之趣也。

〔二〕 ○鐸按:“震”與“娠”同 。

〔三〕 王先生云:‘“掌”疑“文 ”。’○鐸按:左傳作“有文在手曰虞”。此四字誠不 了,然古文簡質,正不必改。

〔四〕 昭元年左傳。

〔五〕 論衡紀妖篇云:‘或曰:“ 人亦有直夢。夢見甲,明日則見甲矣。夢見君,明日則 見君矣。”曰:然,人有直夢。直夢皆象也,其象直耳 。’

〔六〕 斯干。

〔七〕 無羊。“蓁蓁”今作“溱溱 ”。“旟”舊作“旄”,據程本。○鐸按:此蓋本三家 詩。

〔八〕 王先生云:‘“象”下脫一 字。’

〔九〕 莊子讓王篇:‘孔子曰:“ 今吾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

〔一0〕論語。

〔一一〕王先生云:‘“今”疑作“ 同”。俗書“同”為“仝”,仝、今形近之誤。’○鐸 按:“今事”猶言“今一事也”。古人語急,不煩改字 。下文“今一寢之夢”,若急言之,亦得為“今夢”也 。

〔一二〕僖廿八年左傳。○鐸按:疏 引服虔注:‘如俗語相罵云“啑汝腦”矣。’伏己,謂 伏于己身之上。論衡卜筮篇云:“晉文公與楚子戰,夢 與成王搏,成王在上而盬其腦。”是知晉文在下矣。

〔一三〕迷、離、悲、飛韻。

〔一四〕生、明、藏韻。

〔一五〕素問脈要精微論云:“陰盛 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亦見列子周穆 王篇。

〔一六〕熱、發、集韻。

〔一七〕孫侍御云:‘“氣”上當有 “病”字。’繼培按:素問舉痛論云:‘黃帝曰:“余 知百病生于氣也。”’論衡訂鬼篇云:“病篤者氣盛。 ”

〔一八〕王侍郎云:‘據下云“心精 好惡”,“情”當作“精”。’繼培按:論衡書虛篇云 :“情心不同。”超奇篇亦云:“表著情心。”是“情 心”連文之證。管子內業篇云:“彼心之情,利安以寧 。”襄卅一年左傳:‘子產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 焉。”’漢書元帝紀永光四年詔曰:“公卿大夫,好惡 不同。”○鐸按:下文“心精”字皆“情”之借。精、 情古字通,荀子修身篇:“術順墨而精雜污”,以“精 ”為“情”,是其證。此文依下例作“精心”,而讀為 “情”,則兩得之矣。

〔一九〕同、兇、從韻。

  故先有差忒者〔一〕,謂之精〔二〕;晝有所思 ,夜夢其事,乍吉乍兇,善惡不信者〔三〕,謂之想; 貴賤賢愚,男女長少,謂之人;風雨寒暑謂之感;五行 王相謂之時〔四〕;陰極即吉,陽極即兇,謂之反;觀 其所疾,察其所夢,謂之病;心精好惡,于事驗〔五〕 ,謂之性:凡此十者,占夢之大略也〔六〕。

〔一〕 “忒”舊作“武”,據天中 記廿三改。按說文云:“●,失常也。忒,更也。”經 典多借“忒”為“●”。

〔二〕 王先生云:‘“謂之精”上 有脫文。下云“凡此十者,占夢之大略”,而文止言其 八,必有解釋直、象二夢,而今佚之。’

〔三〕 “兇善”二字舊倒。

〔四〕 周禮占夢:“掌其歲時,觀 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鄭注:“陰陽之氣,休王前 后。”白虎通五行篇云:“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是以木王,火相,土死,金囚,水休 。”五行大義云:“五行體休王者,春則木王火相水休 金囚土死,夏則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則土王金 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則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則水 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五〕 脫一字。

〔六〕 孟子云:“此其大略也。”

  而決吉兇者之〔一〕類以多反,其何故哉〔二〕 ?豈人覺為陽,人寐為陰〔三〕,陰陽之務相反故邪? 此亦謂其不甚者爾。借如使夢吉事而己意大喜樂〔四〕 ,發于心精,則真吉矣。夢兇事而己意大恐懼憂悲,發 于心精,即真惡矣。所謂秋冬夢死傷也,吉者順時也。 雖然,財為大害爾,由弗若勿夢也〔五〕。

〔一〕 “之”字疑衍。

〔二〕 “何”舊脫。按交際篇云: “斯何故哉”,今據補。

〔三〕 論衡紀妖篇云:“臥夢為陰 候,覺為陽占。”

〔四〕 以下文例之,此脫二字。

〔五〕 “所謂”以下,文有脫誤。 王先生云:‘“秋冬夢死傷”,疑是釋“五行王相謂之 時”義,上當有“春夏夢生長”語。’○鐸按:疑尚脫 “兇者”一五字句。

  凡察夢之大體:清潔鮮好,貌堅健〔一〕,竹木 茂美,宮室器械新成,方正開通,光明溫和,升上向興 之象皆為吉喜,謀從事成〔二〕。諸臭污腐爛,枯槁絕 霧〔三〕,傾倚征〔四〕邪,劓刖不安〔五〕,閉塞幽 昧,解落墜下向衰之象皆為〔六〕,計謀不從,舉事不 成。妖孽怪異〔七〕,可憎可惡之事皆為憂。圖畫恤胎 〔八〕,刻鏤非真,瓦器虛空,皆為見欺紿〔九〕。倡 優俳□,侯〔一0〕小兒所戲弄之象,皆為歡笑〔一一 〕。此其大部也〔一二〕。

〔一〕 “貌”上脫一字。

〔二〕 晏子春秋問上:‘景公曰: “謀必得,事必成。”’

〔三〕 “絕”當作“晻”。說文云 :“晻,不明也。”晻、絕字形相近。書盤庚:“予不 掩爾善”,五經異義作“不絕”,見詩文王疏,此其比 也。“霧”與“雺”通。洪范:“曰蒙”,鄭康成本作 “雺”,云:“雺者,氣不釋,郁冥冥也。”史記宋世 家亦作“霧”。○鐸按:“絕霧”疑當作“訰霿”,“ 訰”誤為“純”,又轉為“絕”耳。爾雅釋訓:“訰訰 ,亂也。”廣雅釋詁三:“頓,亂也。”玉篇心部:“ 忳,亂也。”訰、頓、忳并字異而義同。“霿”與“瞀 ”通。楚辭九章惜誦:“中悶瞀之訰訰兮”,王逸注: “瞀,亂也。”“
訰瞀”二字平列,猶言“眊亂”矣 。

〔四〕 “征”疑“欹”。○鐸按: “征”蓋“微”字之誤。微,讀為“違”。廣雅釋詁三 :“微、違,離也。”“微”即“違”之同部借假。說 文:“●,邪也。”周語:“以逞其違”,韋昭注:“ 違,邪也。”“違邪”與“●邪”同。征、欹字形不近 ,無緣致誤,且“
欹邪”與“傾倚”義復,故知汪說 非是。

〔五〕 說文云:“●●,不安也。 ”引易困九五“●●困于赤芾”。王弼本作“劓刖”。 干鑿度云:“至于九五,劓刖不安。”○鐸按:荀易作 “臲●”,鄭注:‘當為“倪●”。’書秦誓作“杌□” ,傳:“杌□,不安。”此雙聲字,以聲表義,故無定 形。

〔六〕 “為”下脫二字。

〔七〕 漢書五行志云:“凡草木之 類謂之妖,妖猶夭胎,言尚微。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 牙孽矣。”說文作“●●”。

〔八〕 “恤”當作“卵”。卵胎, 物之未成者,故為“見欺紿”。易林晉之益、震之觀并 云:“缺破不成,胎卵未生,弗見兆形。”或云:“殈 ”聲誤“恤”,說文云:“殈,胎敗也。”○鐸按:前 說近是。

〔九〕 “紿”與“詒”同。

〔一0〕“侯”疑“及”。○鐸按: “及”字涉上四字而加人旁,因誤為“侯”。

〔一一〕“歡”舊作“觀”,據何本 。

〔一二〕○鐸按:“大部”疑“大都 ”。廣雅釋訓:“都,凡也。”韓愈畫記:“乃命工人 存其大都焉。”“大都”蓋有所本。或曰:“
大部”猶“大類”也。

  夢或甚顯而無占,或甚微而有應,何也?曰:本 所謂之夢者,困不了察之稱〔一〕,而懵憒冒名也〔二 〕。故亦不專信以斷事。人對計事〔三〕,起而行之, 尚有不從〔四〕,況于忘忽雜夢〔五〕,亦可必乎?惟 其時有精誠之所感薄,神靈之所告者〔六〕,乃有占爾 。

〔一〕 “了”為“憭”之假借。說 文云:“憭,慧也。惛,不憭也。”一切經音義廿一引 作“不了”。后漢書孔融傳:“小而聰了。”亦以“了 ”為“憭”。○鐸按:“困”謂困倦,俗字作“睏”。 后漢書耿純傳:“昨夜困乎?”即此義。夢本于昏睡中 蒙眬得之,故為“
困不了察之稱”,而亦“懵憒冒名 ”也。

〔二〕 說文云:“儚,惛也。●, 不明也。”“懵”蓋“●”之別體。爾雅釋訓云:“儚 儚、洄洄,惛也。”釋文:‘“儚儚”字或作“●”, “洄洄”本或作“●”。’說文引爾雅:“●●●●” ,本書救邊篇又作“佪佪潰潰”。“懵潰”即“●●憒 憒”,今爾雅脫“
憒憒”。詳救邊篇注。○鐸按:“ 懵憒冒”三字平列,皆惛亂不明之意。“冒”與“眊” 聲近,漢 書息夫躬傳:“憒眊不 知所為”,“憒眊”謂昏憒眊亂也(師古注:“憒,心 亂也。眊,目闇也。”分二義,失之)。“懵憒冒名” 即“懵憒冒之名”,猶潛嘆篇“幽隱囚人”、班祿篇“ 奢夸廓人”及俗語“細微末節”、“寬洪大量”之類, 皆以三同義字為定語耳。

〔三〕 ○鐸按:“對”字無義,疑 當作“討”。說文:“討,治也。”與“計”義相近, 故連言。討、對形近易誤,廣雅釋詁三:“討,治也。 ”本說文,今本“討”訛為“對”,是其比。

〔四〕 ○鐸按:廣雅釋詁三:“從 ,就也。”謂成就也。

〔五〕 忘,讀若“恍”。老子云: “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為忽恍。”淮南子原道訓云 :“騖恍忽”,高誘注:“恍忽,無之象也。”禮記祭 義云:“夫何慌忽之有!”管子水地篇云:“目之所以 視,非特山陵之見也,察于荒忽。”漢書司馬相如傳云 :“軋物荒忽”,張揖曰:“不分明之貌。”史記作“ 洸忽”。莊子至樂篇云:“雜乎芒芴之間。”恍、慌、 荒、洸、芒、忘義并通。

〔六〕 呂氏春秋精通篇云:“今夫 攻者,砥厲五兵,侈衣美食,發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 樂,非或聞之也,神者先告也。身在乎秦,所親愛在于 齊,死而志氣不安,精或往來也。”此所言即其義。淮 南子天文訓云:“陰陽相薄感而為雷”,高誘注:“薄 ,迫也。感,動也。”

  是故君子之異夢,非妄而已也,必有事故焉。小 人之異夢,非□〔一〕而已也,時有禎祥焉〔二〕。是 以武丁夢獲圣而得傅說〔三〕,二世夢白虎而滅其封〔 四〕。

〔一〕 “□”舊作“桀”。○鐸按 :“□”隸變作“乘”。此“□”字若不誤為“桀”, 則后人亦必改為“乘”矣。

〔二〕 “禎”舊作“真”,據程本 改。禮記中庸云:“必有禎祥。”○鐸按:“事故”與 “禎祥”疑當互易。下文“武丁夢獲 圣 ”承“
禎祥”言,“二世夢白虎”蒙“事 故”言也。

〔三〕 楚語。

〔四〕 “滅”字舊脫,據何本補。 事見史記秦始皇紀。“封”猶“
邦”也。○鐸按:“滅其封”亦見 下文。說文:“封,爵諸侯之土也。”

  夫奇異之夢,多有故而少無為者矣〔一〕。今一 寢之夢,或屢遷化,百物代至,而其主不能究道之,故 占者有不中也。此非占之罪也,乃夢者過也。或言夢審 矣,而說者不能連類傳觀,故其善〔二〕惡有不驗也。 此非書之罔,乃說之過也。是故占夢之難者,讀其書為 難也〔三〕。

〔一〕 ○鐸按:“為”與“謂”同 。“無謂”見史記秦始皇紀。

〔二〕 “善”字舊脫。

〔三〕 晏子春秋雜下:‘占夢者曰 :“請反具書。”’漢書藝文志雜占類:“黃帝長柳占 夢十一卷,甘德長柳占夢二十卷。”隋書經籍志五行類 :“京房占夢書三卷。”

  夫占夢必謹其變故,審其征候,內考情意,外考 王相,即〔一〕吉兇之符,善惡之效,庶可見也。

〔一〕 “即”與“則”同。

  且凡人道見瑞而修德者,福必成,見瑞而縱恣者 ,福轉為禍;見妖而驕侮者,禍必成,見妖而戒懼者, 禍轉為福〔一〕。是故太姒有吉夢,文王不敢康吉〔二 〕,祀于群神,然后占于明堂,并拜吉夢。修省〔三〕 戒懼,聞喜若憂,故能成吉以有天下〔四〕。虢公夢見 蓐收賜之上田,自以為有吉,囚〔五〕史嚚,令國賀夢 〔六〕。聞憂而喜,故能成兇以滅其封。

〔一〕 呂氏春秋制樂篇:‘湯曰: “吾聞祥者,福之先者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至。 妖者,禍之先者也。見妖而為善,則禍不至。”’治要 載桓譚新論云:“災異變怪者,天下所常有,無世而不 然。逢明主賢臣智士仁人,則修德善政省職慎行以應之 ,故咎殃消亡,而禍轉為福。”

〔二〕 ○鐸按:爾雅釋詁:“康, 樂也。”晉語一:“抑君亦樂其吉而備其兇?”“康吉 ”即“樂其吉”也。或以“吉”字屬下讀,非。

〔三〕 “省”舊作“發”。

〔四〕 御覽八十四引帝王世紀云: “文王自商至程,太姒夢見商庭生棘,太子發取周庭之 梓,樹之于闕閑,梓化為松柏柞棫。覺而驚,以告文王 。文王不敢占,召太子發,命祝以幣,告于宗廟群神, 然后占之于明堂。及發并拜吉夢,遂作程寤。”按程寤 解出周書,今亡,御覽及藝文類聚多引之。

〔五〕 “囚”舊作“因”。

〔六〕 晉語。○鐸按:晉語二無“ 賜上田”語。神賜虢公上田,事在周惠王十五年,即魯 莊公三十二年,周語、莊三十二年左傳并載之。此文蓋 合二事為一。

  易曰:“使知懼,又明于憂患與故〔一〕。”凡 有異夢感心,以及人之吉兇,相之氣色,無問善惡,常 恐懼修省,以德迎之〔二〕,乃其逢吉〔三〕,天祿永 終〔四〕。

〔一〕 系辭下傳。○鐸按:系辭云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于憂患與故。”此 節引其文。

〔二〕 易震象曰:“君子以恐懼修 省。”淮南子繆稱訓云:“身有丑夢,不勝正行。國有 妖祥,不勝善政。”

〔三〕 書洪范云:“子孫其逢吉。 ”○鐸按:馬融注:“逢,大也。”此文本周語。周語 :“道而得神,是謂逢福”,韋昭注:“逢,迎也。” 上文云:“以德迎之”,則知節信“逢吉”之義當與韋 同。

〔四〕 論語。○鐸按:堯曰篇首章 之語,偽古文尚書入之大禹謨。
 
 
 

釋難〔一〕第二十九

  庚子〔二〕問于潛夫曰:“堯、舜道德,不可兩美 ,實若韓子戈伐之說邪〔三〕?”

〔一〕 ○鐸按:此篇所明者大要有 四:堯、舜俱賢,非矛盾之說,一也;周公尊王,故誅 管、蔡,二也;耕者食之本,學又耕之本,三也;賢人 憂國愛民,亦為身作,四也。蓋時人有疑者,故設為客 難而答之。

〔二〕 王先生云:‘“庚”疑“唐 ”字之誤。唐,空也。“唐子”,設詞,即亡是公、子 虛之類。’○鐸按:小邾子后有庚氏,見路史。且下文 問者又有秦子,當何說?

〔三〕 韓非子難一“戈伐”作“矛 楯”。詩小戎云:“蒙伐有苑”,毛傳:“伐,中干也 。”按“伐”為“●”之借。方言云:“盾,自關而東 或謂之●,或謂之干;關西謂之盾。”○鐸按:下文亦 作“
矛盾”。

  潛夫曰:“是不知難而不知類。今夫伐者盾也, 厥性利;戈者矛也,厥性害。是戈〔一〕為賊,伐為禁 也,其不俱盛,固其術也。夫堯、舜之相于〔二〕,人 也,非戈與伐也,其道同仁,不相害也〔三〕。舜、伐 何如弗得俱堅?堯、伐何如不得俱賢哉〔四〕?且夫堯 、舜之德,譬猶偶燭之施明于幽室也〔五〕,前燭即盡 照之矣,后燭入而益明。此非前燭昧而后燭彰也,乃二 者相因而成大光,二圣相德而致太平之功也〔六〕。是 故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七〕;騏驥之速,非一足 之力也。眾良相德〔八〕,而積施乎無極也。堯、舜兩 美,蓋其則也〔九〕。”

〔一〕 “戈”舊作“伐”。

〔二〕 相于,兩相加被之辭。文五 年左傳疏引鄭康成箴膏肓云:“
禮,天子于二王后之喪,含為先, 襚次之,赗次之,賻次之。于諸侯,含之,赗之。小君 亦如之。于諸侯臣,襚之。諸侯相于,如天子于二王后 。”儀禮聘禮鄭注:“大問曰聘,諸侯相于久無事,使 卿相問之禮。”易林蒙之巽:“患解憂除,王母相于, 與喜俱來,使我安居。”藝文類聚五十三孔融與韋林甫 書曰:“疾動,不得復與足下岸幘廣坐,舉杯相于,以 為邑邑。”急就篇有尚自于。一人言“自于”,二人言 “相于”。呂氏春秋不侵篇云:“豫讓,國士也,而猶 以人之于己也為念。”高誘注:‘“于”猶“厚”也。 ’“相于”亦“相厚”之意矣。○鐸按:“相于”亦見 下篇。

〔三〕 伐、害韻。

〔四〕 堅、賢韻。兩“伐”字有一 誤。

〔五〕 禮記仲尼燕居云:“譬如終 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燭何見?”

〔六〕 “德”何本作“得”。德、 得古字通。漢書王褒傳圣主得賢臣頌云:“若堯、舜、 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 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故圣主必 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

〔七〕 莊子逍遙游篇云:“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詩簡 兮疏引五經異義云:“公羊說,樂萬舞以鴻羽,取其勁 輕,一舉千里。”抱樸子廣喻篇云:“六翮之輕勁。”

〔八〕 “德”與“得”同。

〔九〕 力、極、則韻。

  伯叔曰〔一〕:“吾子過矣〔二〕。韓非之取矛 盾以喻者,將假其不可兩立,以詰堯、舜之不得并之勢 。而論其本性之仁與賊,不亦失是譬喻之意乎?”

〔一〕 王先生云:‘“伯叔”是“ 唐子”之誤。“伯”是“唐”之壞,“叔”字草書如“ 子”也。’○鐸按:此篇詰者不一人。此人蓋氏伯字叔 ,繼庚子起而相難也。伯益之后為伯氏,見風俗通。

〔二〕 儀禮士冠禮鄭注:“吾子, 相親之辭。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稱。”

  潛夫曰:“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 物之然否以彰之〔一〕。物之有然否也,非以其文也, 必以其真也。今子舉其實文之性以喻,而欲使鄙也釋其 文,鄙也惑焉。且吾聞問陰對陽,謂之彊說;論西詰東 ,謂之彊難。子若欲自必以則昨反思,然后求,無茍自 彊〔二〕。”

〔一〕 墨子小取篇云:“辟也者, 舉物而以明之也。”“辟”即“
譬”之省。荀子非相篇云:“談說 之術,分別以喻之,譬稱以明之。”淮南子要略云:“ 假象取耦,以相譬喻。”

〔二〕 “自必”以下,文有脫誤。

  庚子曰:“周公知管、蔡之惡,以相武庚〔一〕 ,使肆厥毒,從而誅之,何不仁也?若其不知,何不圣 也?二者之過,必處一焉〔二〕。”

〔一〕 舊脫,孫侍御補。史記管蔡 世家云:“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

〔二〕 本孟子。○鐸按:公孫丑下 篇:‘陳賈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 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

  潛夫曰:“書二子挾庚子父以叛〔一〕,然未知 其類之與?抑抑相反〔二〕?且天知桀惡而帝之夏,又 知紂惡而王之殷,使虐二國,殘賊下民,多縱厥毒,滅 其身〔三〕,亦可謂不仁不知乎?”

〔一〕 王先生云:‘“庚子父”當 是武庚祿父,“庚”上脫“武”字,“子”是“祿”之 蝕而僅存者。’繼培按:管蔡世家云:“管叔、蔡叔疑 周公為之不利于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漢書翟方進 傳云:“昔成王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叛。 ”

〔二〕 文有脫誤。

〔三〕 “滅”上脫一字。韓詩外傳 十:‘公子晏子曰:“昔者,桀殘賊海內,賦斂無度, 萬民甚苦。是故湯誅之,為天下戮笑。”’白虎通禮樂 篇云:“殷紂為惡日久,其惡最甚,斫涉刳胎,殘賊天 下。”孟子云:“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 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

  庚子曰:“不然。夫桀、紂者,無親于天,故天 任之〔一〕而勿憂〔二〕,誅之而勿哀。今管、蔡之與 周公也,有兄弟之親,有骨肉之恩〔三〕,不量能而使 之,不堪命而任之,故曰異于桀、紂〔四〕之與天也。 ”

〔一〕 舊脫。

〔二〕 晉語云:“輕其任而不憂其 危。”

〔三〕 漢書五行志:‘董仲舒云: “多兄弟親戚骨肉之連。”’

〔四〕 舊脫。

  潛夫曰:“皇天無親〔一〕,帝王繼體之君〔二 〕,父事天。王者為子,故父事天也〔三〕。率土之民 ,莫非王臣也〔四〕。將而必誅〔五〕,王法公也。無 偏無頗〔六〕,親疏同也〔七〕。大義滅親〔八〕,尊 王之義也。立弊之天為周公之德因斯也〔九〕。過此而 往者,未之或知〔一0〕。”

〔一〕 僖六年左傳引周書。

〔二〕 “繼體”注見五德志。

〔三〕 漢書郊祀志:‘王莽奏言: “王者父事天,故爵稱天子。”’白虎通爵篇云:“爵 所以稱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

〔四〕 詩北山。

〔五〕 昭元年公羊傳。

〔六〕 書洪范。

〔七〕 公、同韻。

〔八〕 隱四年左傳。

〔九〕 文有脫誤。

〔一0〕易系辭下傳。義、斯、知韻 。

  秦子問于潛夫曰:‘耕種,生之本也;學問,業 之末也。老聃有言:“大丈夫處其實,不居其華。”而 孔子曰:“耕也,餒在其中;學也,祿在其中〔一〕。 ”敢問〔二〕今使舉世之人,釋耨耒而程相群于學,何 如〔三〕?’

〔一〕 論語。

〔二〕 “敢”舊作“敦”,據程本 。

〔三〕 ○鐸按:“程”、“群”二 字疑當互易。家語儒行解:“程功積事”,王肅注:‘ “程”猶“效”也。’“群相程于學”,言群起而相效 于學也。

  潛夫曰:‘善哉問!君子勞心,小人勞力〔一〕 。故孔子所稱,謂君子爾。今以目所見,耕,食之本也 。以心原道,即〔二〕學又耕之本也。易曰:“立天之 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 與義〔三〕。”天反德者為災〔四〕。’

〔一〕 襄九年左傳知武子語。

〔二〕 “即”與“則”同。

〔三〕 說卦傳。

〔四〕 此語上下有脫誤。當設為問 辭,下乃答之。宣十五年左傳云:“天反時為災,地反 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此文蓋用其說。

  潛夫曰:‘嗚呼!而未之察乎?吾語子。夫君子 也者,其賢宜君國而德宜子民也〔一〕。宜處此位者, 惟仁義人,故有仁義者,謂之君子。昔荀卿有言:“夫 仁也者愛人,愛人,故不忍危也;義也者聚人,聚人, 故不忍亂也〔二〕。”是故君子夙夜箴規,蹇蹇匪懈者 ,〔三〕憂君之危亡〔四〕,哀民之亂離也〔五〕。故 賢人君子,推其仁義之心,愛〔六〕之君猶父母也,愛 居世之民猶子弟也。父母將臨顛隕之患,子弟將有陷溺 之禍者〔七〕,豈能墨乎哉〔八〕!是以仁者必有勇〔 九〕,而德人必有義也〔一0〕。

〔一〕 注見三式篇。

〔二〕 荀子議兵篇作“彼仁者愛人 ,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循理,故惡人之 亂之也”。

〔三〕 易蹇六二:“王臣蹇蹇。” 詩烝民云:“夙夜匪解。”“箴規”見明闇篇注。

〔四〕 毛詩山有樞序云:“政荒民 散,將以危亡。”

〔五〕 詩四月云:“亂離瘼矣。”

〔六〕 “愛”下脫二字。

〔七〕 孟子云:“陷溺其民。”

〔八〕 墨,讀為“默”。說文云: ‘默,讀若“墨”。’漢書李陵傳:“陵墨不應。”田 蚡傳:“嬰墨墨不得意。”“墨”皆“默”之省。

〔九〕 論語。

〔一0〕文子微明篇云:“次五有德 人。”

  ‘且夫一國盡亂,無有安身〔一〕。詩云:“莫 肯念亂,誰無父母〔二〕。”言將皆為害,然有親者憂 將深也。是故賢人君子,既憂民,亦為身作〔三〕。夫 蓋滿于上〔四〕,沾溥在下〔五〕,棟折榱崩,懼有厥 患〔六〕。故大屋移傾〔七〕,則下之人不待告令,各 爭其柱之〔八〕。仁者兼護人家者,且自為也。易曰: “王明并受其福〔九〕。”是以次室倚立而嘆嘯〔一0 〕,楚女揭幡而激王〔一一〕。仁惠之恩,忠愛之情, 固能已乎〔一二〕?’

〔一〕 呂氏春秋諭大篇云:“天下 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 有安身。”亦見務大篇。

〔二〕 沔水。○鐸按:此二句愛日 篇亦引。毛傳云:“京師者,諸侯之父母也。”陳奐詩 毛氏傳疏云:“此不以父母為京師,本三家詩。”陳喬 樅謂魯詩義,說見魯詩遺說考十。

〔三〕 “作”字誤。○鐸按:爾雅 釋言:“作,為也。”“亦為身作”,與下文“且自為 也”義同。

〔四〕 ○鐸按:滿,讀為“漫”。 方言十三:“漫,敗也。濕敝為漫。”郭注:“漫,謂 水潦漫澇壞屋也。”或曰:“滿”當為“漏”,字之誤 也。說文:“□,屋穿水下也。”書傳皆以“漏”為之 。

〔五〕 ○鐸按:“溥”當為“濡” 。隸書“濡”字或作“●”,因誤為“溥”。“沾濡” 即“沾濡”。屋漏于上,則人沾濡在下矣。

〔六〕 魯語:‘叔孫穆子曰:“夫 棟折而榱崩,吾懼壓焉。”’

〔七〕 說文云:“陊,落也。●, 仄也。”“移傾”即“陊●”假借字。

〔八〕 “其”當作“共”。柱,謂 榰柱之。太玄經上次七:“升于顛臺,或柱之材。”或 云:“其”當為“榰”,聲之誤也。亦作“枝柱”,后 漢書崔骃后實傳云:“枝柱邪傾。”楊震傳云:“宮殿 垣屋傾倚,枝柱而已。”又章帝紀元和元年詔云:“支 柱橋梁。”“支”與“枝”同。○鐸按:或說是也。俗 音訛。

〔九〕 井九三。

〔一0〕“立”當作“柱”。列女傳 云:“魯漆室女,當穆公時,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 嘯。旁人聞之,莫不為之慘者。”續漢書郡國志:“東 海郡蘭陵有次室亭”,劉昭注:‘地道記曰:“故魯次 室邑。”列女傳“漆室之女”或作“次室”。’按論衡 實知篇亦作“次室”。○鐸按:御覽四百八十八引列女 傳作“七室”,注云:“一邑七宮也。”古以“漆”為 “七”,見墨子貴義篇。梁端列女傳校注云:“漆、次 一聲之轉。”

〔一一〕亦見列女傳。“揭幡”作“ 持幟”。按漢書鮑宣傳:‘王咸舉幡太學下,曰:“欲 救鮑司隸者會此下。”’后漢書虞 詡 傳:“詡子顗與門生百余人,舉幡候中常侍高梵車,訴 言枉狀。”○鐸按:此見列女傳辯通傳楚處莊侄傳。

〔一二〕○鐸按:“固”與“顧”同 。“顧”猶“豈”也。訓見助字辨略。


《潛夫論》卷目上一卷 下一卷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上司人妻互换hd无码中文|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爱_| 玖玖资源站亚洲最大成人网站| 天堂а√中文在线官网|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 在线麻豆精东9制片厂av影现网| 亚洲一区av在线观看| 无码热综合无码色综合| 少妇午夜啪爽嗷嗷叫视频|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国产又滑又嫩又白|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导航|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深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 日韩 欧美 成人 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gl动漫|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又黄又湿无遮挡免费视频|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免费看成人午夜福利专区|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蜜桃|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中文天堂在线www| 性一交一乱一伧国产女士spa|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aaa| 青青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最新2020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