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 ◆ 國家啟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02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 補貼機具種類為11大類43個小類137個品目,各省可結合實際從中確定具體補貼機具種類,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方式實行自主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 03 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政策 ◆ 2016年農業部、財政部繼續在江蘇等17個省(市、區)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尚未開展試點的省份可自主決定是否開展,鼓勵非試點省份結合本省實際開展試點,加快淘汰老舊農機。 04 小麥、稻谷收購價政策 ◆ 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保持2015年水平不便。 05 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價格政策 ◆ 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取消棉花、大豆臨時收儲政策,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水平時,由中央財政向試點地區生產者提供補貼。 06 產糧(油)大縣獎勵政策 ◆ 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371億元,2016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實施產糧(油)大縣獎勵政策。 07 生豬(牛、羊)大縣獎勵政策 ◆ 補貼35億元鼓勵生豬(牛、羊)生產環節的圈舍改造、良種引進、污糞處理、防疫、保險、牛羊飼草料基地建設。 08 深入推進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糧食綠色增產模式公關支持政策 ◆ 中央財政安排15億元資金,選擇生產基礎好、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產業帶動能力強的100多個縣整建制創新。 09 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政策 ◆ 適宜地區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項目,所需資金從2016年中央財政下達各省(墾區)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統籌安排。 10 測土配方施肥補助政策 ◆ 中央財政繼續投入資金7億元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11 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政策 ◆ 堅持生態優先、輪作為主、休耕為輔、自然恢復的方針,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影響農民收入為前提,突出重點區域、加大政策扶持、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體系。 12 菜、果、茶標準化創建支持政策 ◆ 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在蔬菜、水果、茶葉優勢區域集中連片推進 13 化肥、農藥零增長支持政策 ◆ 以用肥量大的玉米、蔬菜、水果等農作物為重點,選擇一批重點縣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試點,大力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大力推動配方肥到田,大力推進社會化服務。 14 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補助政策 ◆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8億元,在全國部分縣(長、單位),開展耕地質量建設試點。一是退化耕地綜合治理,二是污染耕地阻控修復。 15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政策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目前,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投資主要有,國土資源部國土整治、財政部農業綜合開發、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田間工程建設和水利部農田水利建設補助。 16 設施農用地支持政策 ◆ 進一步完善了設施農用地支持政策,一是將規?;Z食生產所必需的配套設施用地納入“設施農用地”范圍,二是將設施農用地由“審核制”改為“備案制”。 17 種植業結構調整政策 ◆ 2016年,農業部整合項目資金,支持“鐮刀彎”地區開展種植結構調整,改變玉米連作模式,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同時中央財政安排1億元資金,支持開展馬鈴薯產業開發試點。 18 推進現代種業發展支持政策 ◆ 2016年,國家繼續推進種業體制改革,強化種業政策支持,促進現代種業發展。一是深入推進種業領域科研成果權益改革,二是推進現代種業工程建設。 19 加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支持政策 ◆ 逐步擴大創建范圍,力爭5年內基本覆蓋“菜籃子”產品主產縣,做到“五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綠色化、經營規?;?、產品品牌化、監管法制化)實現“五個率先”(率先實現網絡化監管體系全建立、率先實現規?;貥藴驶a全覆蓋、率先實現從田頭到市場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率先實現主要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率先實現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檔案全建立),成為標準化生產和依法監管的樣板區。 20 “糧改飼”支持政策 ◆ 中央財政投入資金3億元,在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陜西、甘肅、寧夏和青海10省區。 21 畜牧良種補貼政策 ◆ 2015年投入畜牧良種補貼資金12億元,主要用于對項目省養殖場(戶)購買優質種豬(牛)精液或者種公羊、牦牛種公牛給予補貼。 22 畜牧標準化規模養殖支持政策 ◆ 2015年,中央財政共投入資金13億元支持發展禽畜標準化規模養殖,2016年國家繼續支持奶牛、肉牛和肉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 23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 ◆ 2015年,中央財政對13個?。▍^)投入的補獎資金達到了169.49億元。2016年國家繼續在13個省(區)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并適當提高獎補標準,完善政策內容。 24 振興奶業支持苜蓿發展政策 ◆ 中央財政每年安排3億元支持高產優質苜蓿示范片區建設,片區建設以3000畝為一個單元,一次性補貼180萬元(每畝600元)重點用于推行苜蓿良種化,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 25 退耕還林、還草支持政策 ◆ 2015年12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水利部、國務院扶貧辦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的通知》。一是將確需退耕還林還草的陡坡耕地基本農田調整為非基本農田;二是加快貧困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進度;三是及時撥付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資金;四是認真研究在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以及嚴重污染耕地退耕還林還草。 26 動物防疫補助政策 ◆ 一是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補助政策;二是動物疫病強制撲殺補助政策;三是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補助政策;四是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五是生豬定點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補貼政策。 27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 ◆ 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9億元用于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 28 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支持政策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加強品牌培育,開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創建活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推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認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星級企業創建活動等。 29 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支持政策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繼續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一是支持種植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二是支持養殖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30 農村沼氣建設支持政策 ◆ 2016年,農業部擬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繼續支持規?;锾烊粴夤こ淘圏c項目和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建設,進一步探索創新扶持政策和體制機制,沼氣工程向規模發展、生態循環、綜合利用、智能管理、效益拉動方向轉型升級。 31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政策 ◆ 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13.9億元農民培訓經費,開展重點示范培育,探索完善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 32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政策 ◆ 2016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26億元資金,支持各地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 33 培養農村實用人才政策 ◆ 2016年,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工作,全年計劃舉辦170余期示范培訓班。 34 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政策 ◆ 鼓勵開展各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推動落實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等相關政策。 35 扶持農民合作社發展政策 ◆ 國家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加強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設,支持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銷,積極扶持農民發展休閑旅游業合作社。 36 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業產加銷緊密銜接、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 37 農業電子商務支持政策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實現“三品一標”、“名特優新”、“一村一品”農產品上網銷售。 38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政策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業機械和科技成果應用、綠色發展、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引領功能。 39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政策 ◆ 2016年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再選擇河北、黑龍江、內蒙古、山西、遼寧、云南、海南、浙江、陜西、廣東等10?。▍^)進行整?。▍^)試點,健全相關制度,強化質量監管,確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做細做實。 40 農業保險支持政策 ◆ 2016年初,財政部出臺《關于加大對產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支持力度的通知》,中央財政承擔高出部分的50%。政策實施后,中央財政對中西部、東部的補貼比例將由目前的40%、35%,逐步提高至47.5%、42.5%。 41 財政支持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政策 ◆ 2015年,財政部、農業部、銀監會聯合下發《關于財政支持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指導意見》(財農[2015]121號),切實解決農業發展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做大做強,促進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 42 發展農村合作金融政策 ◆ 2016年,國家繼續支持農民合作社和供銷合作社發展農村合作金融,進一步擴大在農民合作社內部開展信用合作試點的范圍,不斷豐富農村地區金融機構類型。 43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政策 ◆ 2016年繼續加大對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政策支持力度,著力將示范區打造成為現代農業排頭兵,一是繼續實施“以獎代補”政策,主導產業提升和農民增收明顯的示范區安排1000萬元“以獎代補”資金;二是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支持示范區旱澇保收標準農田建設,每畝建設投資不低于1500元,其中中央定額補助1200元;三是探索金融資金支持示范區建設的有效辦法,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示范區的貸款支持力度;四是開展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 綠色資訊: 2016年3月19日起 訂閱《中國秸稈產業化》專著,訂閱熱線:010-65935089-8028 2016年5月18日--21日 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 河北省廊坊市 2016年5月28日--6月1日 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貿易服務交易會--分銷服務板塊 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2016年6月5日—7日 “中國經濟新動力—綠色增長與產能合作” 第七屆全球綠色經濟財富論壇暨全球綠色科技與商機展洽會 國家會議中心 2016年6月19日—6月25日 IGEA--中國城市與企業家代表團英國合作之旅 英國國際商務節(IFB2016) 2016年6月13日--7月1日 英國利物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