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帝元年三月,匈奴單于派左鹿蠡王(蠡音離)帶領二萬軍隊與漢帝國爭奪西域,匈奴軍隊勢如破竹,攻破了歸附漢帝國的車師后國,招降了西域北部焉耆等小國,漢帝國剛上任的西域都護陳睦戰死,駐扎柳中城的關寵部與金蒲城的大將耿恭部被合圍,這支部隊是漢軍駐守西域的最后武裝,如被消滅匈奴軍隊長驅直入山南,整個西域將落入匈奴之手。 耿恭所部在金蒲城被圍困后,耿恭乘大雨率部隊向敵人發起突擊,大雨中敵人看不出我方兵力究竟有多少,因此退走,但仍形成遠距離包圍之勢,耿恭所部成績逃出重圍。同時派部將范羌奔赴洛陽求援,耿恭引兵轉移到有水源的疏勒城。匈奴人很快發現了耿恭部的意圖,再次將耿恭部合圍在疏勒城。對疏勒城的強攻開始了。漢軍雖然在人數上不多,但是強弓勁弩的威力十分驚人,等待匈奴人進入射程范圍后,耿恭下令數百張強弩同時發射,依靠疏勒城的堅固工事。匈奴人損失慘重左鹿蠡王大驚失色,急忙下令收兵。 不擅長攻堅戰的匈奴人想到了別的辦法,把澗水的上游壅塞住,要渴死漢軍。西域氣候干旱,地勢又高,耿恭一面布置漢軍守城,一面命令挖井。可是一直挖了十五丈(約等于現在的四十米)不見水!這是十分嚴重的大事,若無飲水,便只有死和降兩條道路。渴極了的將士,用布榨出馬糞的汁來喝!耿恭便整衣拜天,而奇跡真的出現了,先前掘的井里涌出了甘泉。漢軍上下歡呼雀躍,感謝天助,高呼萬歲。耿恭故意以軍士在城上潑水,以示水源充足。匈奴人見了大驚,也以為漢軍是有老天爺護著的,于是退兵。但還是不死心,繼續一邊放牧,一邊遠距離包圍,想要把漢軍困死。 對于耿恭的堅忍不拔,親臨前線的匈奴單于十分的佩服,他知道耿恭此時已經陷入絕境之中,一定無法支撐多少了,這等的勇士,殺之可惜啊!單于從心中冒出惜才之情,他派使節進入疏勒城,勸降耿恭。匈奴人雖兇殘,但是心腸直,敬重英雄,他心生敬意,便誠意招降耿恭,并答應封他為王。”耿恭假裝答應了,請匈奴使節一同上城頭,不料到了城頭后,耿恭當著匈奴大軍的面,一刀結果了匈奴使節的性命,沖著匈奴單于喊道:“有敢來勸降者,同此下場!”然后在城墻上將使者的肉割下來烤著吃。這就是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來歷!憤怒的匈奴人再次攻城,但疏勒城依然沒被攻下。 其后數月中附近的國家都已投降匈奴,形勢十分險惡。幸好車師后王的夫人是漢人,見漢軍久久被圍,心底著急,想盡辦法派人給他們偷偷地送糧食,又多次將匈奴兵的動向告訴耿恭。漢軍因此得以多支撐了一些日子。 城中漢軍因為不斷有人戰死、病死、餓死,糧食問題成為耿恭守衛疏勒城中又一大嚴峻挑戰,在糧食供應不上的日子里,耿恭與守軍也是把所有可以吃的東西都煮來吃,從老鼠與昆蟲,能吃的都吃,軍裝上皮甲剝下來,放在水中煮爛了,吃到肚子里充饑。軍裝上的皮甲吃完了,迫不得已,將弩也拆了,把上面繃著的皮條和用作弓弦的獸筋同樣煮了吃。 然而的求援信送到洛陽,已經是十月份的事情了!!半年多了,誰也不知道西域現在是什么情況,千余軍隊對兩萬,耿恭軍隊還存在嗎?冒然派軍隊增援,沒有城堡的依托,很容易被風馳電掣的匈奴騎兵消滅,更何況已經是冬天了,惡劣的氣候、遙遠的路途、后勤的艱難。然而,以司徒鮑昱為代表的大臣還是堅決主張救援新登基的漢肅宗采納他們的意見。 建初元年(76年)正月,秦彭等人率軍在柳中集結,進擊車師,攻打交河城,斬殺三千八百人,俘虜三千余人。北匈奴驚慌而逃,車師再度投降東漢。漢帝國的救援軍終于到達了柳中城,關寵部隊已經全軍覆沒,在這么嚴寒的天氣下,救援軍認為更加艱難的耿恭部更不可能存在了,于是統兵的秦彭、王蒙、皇甫援等將領都決定返回,畢竟他們不能冒險把全軍置于危險之地。但是,范羌泣血要求一定要去疏勒城看看,雖然大家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但還是分給他兩千部隊。 范羌經由山北之路去接耿恭,途中曾遇到一丈多深的積雪。援軍精疲力盡,僅能勉強到達。耿恭等人夜間在城中聽到兵馬之聲,以為匈奴來進攻了大為震驚。趕忙登上城頭,放眼一望,遠處星星點點的火把,由遠及近,分明是沖著疏勒城而來,估摸有一二千人。夜很黑,看不清對方的面孔,連穿著也看不清。這也許是最后一戰了,不知從什么角落里冒出稀稀拉拉的一些人,個個衣裳襤褸,鞋襪都磨破得不成樣子,說是一支隊伍,其實總共只有二十六個人。 范羌從遠處喊道:“我是范羌。朝廷派部隊迎接校尉了!”耿恭與他的士兵,日復一日地等待著,等待著,無數的日日夜夜,望穿秋水,他早已經以為此生再也無法見到大漢的軍隊了,但是在風雪之夜,他的老部下范羌不期而至了,而且還帶來了數千人馬。所有的人聽清了,看清了,這真的是大漢的軍隊!所有的人扔掉武器,在城頭上歡呼雀躍,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城頭上城中的人齊呼萬歲。于是打開城門,眾人互相擁抱,痛哭流涕。 次日,他們便同救兵一道返回。匈奴人很快發現漢軍越過天山,解救了耿恭的部隊,北匈奴單于馬上派出騎兵跟蹤追擊。無論是耿恭的余部還是范羌所帶來的援兵,都已經疲憊不堪,必須要翻過天山脈,進入車師前國,才會相對安全。匈奴人不斷對漢軍發動攻擊,耿恭率領士兵一邊還擊,一邊撤退。 匈奴人緊追不舍,想徹底圍殲兩千人的漢軍,但是耿恭范羌擋住了匈奴人,并最終克服千辛萬苦,翻越天山山脈,擺脫了匈奴人的堵截。三月初,這支疲敝卻英勇的隊伍終于抵達漢帝國的邊關:玉門關。守衛疏勒城的二十六名勇士,生還玉門關的只有十三人,其余十三人,或死于阻擊匈奴追擊的戰斗,或是由于體力不支,死于撤退的途中。耿恭殘部已經只有十三個不成人樣的幸存者。 這些人獲得了戰友們的無上敬意,玉門關的將軍們親自為幸存者們沐浴更衣,他們是當之無愧的! 《后漢書》的作者范曄,給耿恭守疏勒城給予極高的評價,義薄云天,與前漢的蘇武相交輝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