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南充“坐標” 盡快真正“融入” 推動一個地方發展, 必須把握大勢、提前布局、贏得先機。8月25日至26日,倍受矚目的2016第七屆C21論壇在南充舉行,主題為“成渝新未來·中國第四極”。 而前不久結束的市委五屆十三次全會則響亮地提出“155”發展戰略構想,確立了“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奮斗目標。 要實現“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的奮斗目標,就要找準南充“坐標”。放眼全國,沿海領先;注視西部,成渝奪目;勾畫成渝,南充是一顆迅速崛起的新星!縱觀全國三大經濟區,京津之間有廊坊作為中心節點城市,滬寧之間有蘇、錫、常作為中心節點城市,廣深之間有東莞作為中心節點城市。西部大開發催生了成渝經濟區的強勢崛起。環比成渝經濟區圈層內各主要城市的經濟、區位、交通、產業等要素,南充作為成渝之間的重要節點,處于北線城市群的幾何中心,交通樞紐優勢明顯;城市競爭力排位居于全省前列,在商貿文化、科教文衛、城市環境、休閑旅游等方面更具有比較優勢。南充有責任,有能力成為領先川東北、服務成渝、提升巴蜀的區域中心城市和樞紐城市, 更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建設成為成渝第二城。 要實現“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的奮斗目標,就要盡快真正“融入”成渝。第七屆C21論壇在南充舉行,既展示了成渝城市群發展范例城市的魅力與風采,也對接國家《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戰略,共謀“成渝新未來·中國第四極” 的發展大計,給了南充深入研究、學習和借鑒其他地方先進做法、先進模式、先進經驗的大好機遇。 與成渝融合發展,要進一步強化規劃、基礎設施、產業等對接與融合,通過整合空間、改善區位、錯位競爭、共建共享, 來促進和帶動南充各地的加速崛起;與成渝融合發展,要進一步推動彼此間取長補短、互利共贏,在轉變發展方式上攜手同行,各取所需,破解各自面臨的發展瓶頸,充分高效利用資源,聚集先進生產要素,推動南充產業走高端化、高質化、高效化之路;與成渝融合發展,要進一步充分發揮本地勞動力、資源、能源等優勢,推動南充率先轉變發展方式,產生強大的品牌效應、優勢疊加效應,打造投資洼地、產業高地、財富旺地,強力推進南充有效應對區域競爭,在成渝城市群競相發展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優勢地位。 要通過與成渝兩地深度融合發展,打破“各自為政”“畫地為牢”的思想桎梏,實現全市范圍內資源配置最優化、發展效用最大化、整體功能最強化,實現產業層次高、城市品質高、資源利用率高的有機統一,創造“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要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學習經驗上狠下功夫,切實把成渝兩地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經驗學到手、記在心、用到位,以思想大解放引領觀念大更新,以大開放、大產業、大建設推動南充大發展、大突破、大跨越。 《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為南充深度融入成渝打開了廣闊的空間與舞臺,全市上下要抓住第七屆C21論壇在南充召開的契機,著眼于國家對南充“成渝城市群南遂廣城鎮密集區的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五屆十三次全會精神,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的定力,借力成渝兩個特大城市輻射,盡快從交通、產業、旅游、商貿、人文等領域深度對接、融入成渝,助推南充在成渝兩個超大城市之間強勢崛起,在成渝兩市之后的三線城市中率先突破、一馬當先。 “大河有水小河滿, 小河有水大河滿”。只有融合發展、一體發展、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只有融合發展、一體發展、合作共贏,才能大發展、好發展、持久協調發展。立足“十三五”新起點,扎實用好實施《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這個抓手,更加自覺地把自身發展置于成渝城市群的建設大局,搶抓歷史發展新機遇,持續努力、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我們就一定能夠在與成渝兩地的融合發展、一體發展、合作共贏中實現南充新跨越、 再創南充新輝煌、共謀南充新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