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祖師 玉清元始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首,全稱“一氣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無上帝”,又稱“元始天王、盤古道人、紫虛大道君”。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清境。天尊之體常存不滅,開天辟地,化生萬象;歷劫說法,無量度人;降臨世間,開創道教。他主宰和象征宇宙混沌初顯、陰陽未判的第一個大世紀,道教稱“混元”時期。元始天尊的神誕之日是正月初一。 上清靈寶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第二位,又稱“上清大帝、通天教主、靈寶道君、太上道君”。靈寶天尊由元始天王的赤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圣母體內降生以后,暫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內的蕊珠闕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納玉晨精氣、慶云紫煙,凝神集氣,幻化成型,然后轉世托胎于西方綠那玉國,寄胎于洪氏,育形為人的肉體。其母懷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將他誕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羅峰下。到年長之后,開始參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寶篤林下,苦思百日,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臨,授予他靈寶大乘之法妙經十部,靈寶天尊遂修成得道。道教認為“靈寶出法,隨世度人”。他主宰和象征混沌初判、陰陽分明的第二個大世紀,道教稱“洪元”時期。靈寶天尊之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歷五月中。 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第三位,全稱一氣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又稱“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無生,先于無先,挺于空洞,陶育干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無有有無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規律、法則的化身)。道德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大赤天太清境。他主宰和象征天地形成、萬物化生的第三個大世紀,道教稱“太初”時期。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皆“道”所化,其本皆“道”。太上老君歷劫化生度人,殷時聚形為老子,傳《道德》真言。后授天師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創立道教。道德天尊之神誕日為農歷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為教祖,農歷二月十五日大多舉行祝誕聚會或祈福延壽道場。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云宮九穹歷御萬道無為通明大殿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簡稱“玉帝或者玉皇”。玉帝為太極界最高之神,居昊天金闕玉清宮(彌羅天宮),妙相莊嚴,法身無上。道教認為玉皇大帝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權最大。玉皇大帝除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玉帝統御諸天,綜領萬圣,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總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玉帝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主也。在中華文化中,玉皇大帝被視為宇宙的無上真宰,地球內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統治者。因他有制命九天階級、征召四海五岳之神權,所以眾神都列班隨侍其左右,猶如皇帝與公卿。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仙、圣和人間、幽冥之事。 道教太乙真蓮宗開宗祖師郭道師曰:“一氣化三清,三清合一體,就是玉皇大天尊”。言簡易賅,無極、太極一體兩面。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與玉皇,猶如先虛無而后妙有,先無極而后有太極,先無為而后有為。玉皇大帝神誕之日為正月初九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 西王母 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源自《西游記》),全名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龜臺九鳳太真西王母或太靈九光龜臺金母元君,又稱西姥、王母、瑤池金母、瑤池圣母和金母元君。“西”指方位,”王母”即神名。西王母由混沌道氣中西華至妙之氣結氣成形,厥姓侯氏,位配西方。西王母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大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慈祥的女神。 西王母為眾神女仙之宗,居昆侖仙島,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元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山。《博物志》稱,瑤池有蟠桃樹,“三千年一生實”,食之可長生不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隸屬于西王母管轄。道教和民間一直將西王母作為長壽的象征,以西王母作為金籙延壽道場的主神。每逢西王母神誕之日,一說是三月初三日,一說是七月十八日,道教徒,特別是女性教徒常聚集在道觀內,為西王母建祝誕道場,同時祈求健康長壽。東王公 東王公與西王母(九光玄女)皆為太元圣母所生,共為道教尊神。東王公號東華紫府少陽君,又稱“木公、東華帝君、扶桑大帝”,究其源,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楚地信仰東皇太一神,又稱“東君”,掌管太陽的神(太陽星君),此為東王公之前身。原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男(陽)神,代表光明,后經道教增飾奉為男仙領袖。據《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三十五四司,遷轉洞虛宮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之氣,生化萬匯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圣,為生物之主”。故《易》曰:“帝出乎震也”。因此有“東華紫府少陽帝君”之稱。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曰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初次升仙得道之時,都要“先見金母,后謁木公”,此后才得升入九天,入參三清祖師(殿),就是拜太上而觀元始。故漢初有小兒歌謠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東華帝君的誕辰日為農歷二月初六。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亦太極界之神。在玄黃判分,天地肇定后,乃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帝出,而為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過,而司眾生禍福之神。又稱為“上元、中元、下元”三元。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集仙錄》:“張道陵于龍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所以人間祀奉三官,系自漢張道陵始。至元魏時,乃以三官配為三元節: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定為天官大帝誕辰;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定為地官大帝誕辰;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定為水官大帝誕辰。 四御 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他們的全稱是: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地祇。《修真十書》卷七《丹訣歌》中說:“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節。 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 紫微大帝是道教四御之一(也有六御說法),全稱為“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又叫紫微垣、紫宮、紫微星,位處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屬帝王之所居,皇宮又叫紫禁城即是這一來歷。道教認為北極星是永遠不動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間,位置最高,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因此對他極為尊崇。紫微大帝的職能是:執掌天經地緯,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諸神及四時節氣等自然現象,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卷上曰:“北極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紫微大帝的神誕日為農歷的四月十八日。 南極長生大帝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傳說經常供奉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這位仙神就是南極仙翁。南極仙翁,又稱南極真君、長生大帝,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壽星”或“老人星”。道教是一個追求長生的宗教,因而在其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壽命的天神。南極長生大帝即俗稱南極星君也。史記天官書:“狼比有大星,曰南極老人”,又觀象玩占云:“南極老人星主壽考”。正義云:“角亢在辰為壽星,三月之時,萬物始生,建于春氣,布養各盡其性,不罹災天,故壽”。俗以為壽星明現,天下理安。若備醴祭告,可得福享壽,故南極曰長生大帝,而總御萬靈也。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西方曰太極,由天皇大帝主之。勾陳大帝同北極紫徽大帝一樣,最早也是源于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勾陳,同“鉤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極星,共由六顆星組成。《星經》謂:“勾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后宮,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軍將軍,又主三公。”所以后人又以勾陳指后宮。《晉書·天文志》又謂:“勾陳六星,皆在紫宮中。……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道教吸收了這些信仰。來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二十四謂:“游機星君字處行,勾陳六星主之,常陳天之虎食也。”并設勾陳上官天皇大帝名目,尊為四御之一。農歷二月初一為勾陳大帝圣誕。 后土娘娘 土皇是道教的地神。中國古代就有地神,即后土,職掌陰陽造化、山河秀麗。道教以后土為僅次于三清的四御神之一,神號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后土娘娘,也稱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虛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后土神的產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崇拜,大約在唐朝以后,由于國人觀念,信奉天陽地陰,男為陽,女為陰,后土神遂漸奉為女神,民間乃稱為后土娘娘。宋代以后,道教列為四御尊神之一,與天上的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山川之秀,道觀并設后土殿。民間建后土娘娘祠,每年農歷十月十八日相傳是后土娘娘圣誕日,隆重祭祀之。她是盤古之后第三位誕生的大神,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是由古代道家哲學理論名詞“太一”演變而來的。“太一”本指形成天地方物的元氣,“太一”,元祖也。養之不窮,用之不竭,能生萬物,乃氣之祖宗,造化之基也。被稱為“太一”的元氣是先天地萬物而存在的宇宙本源,是道家、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因此,也可以說“太一”即"道"。太乙救苦天尊就是拯救受苦受難之人,超度地獄鬼魂的最尊貴的天神。太乙救苦天尊又稱青玄大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簡稱救苦天尊。相傳其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統御萬類。道教說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來,誓愿救度一切眾生。太乙天尊誕辰為農歷十一月十一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