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山鄉恢柳村蕭氏宗祠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熏陶,而“家規”、“家訓”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家庭是國家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人的品格形成的原點,也是構成良好社會風氣的基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秋江(注:雞冠山舊稱)蕭氏家族(注:自《漢字簡化方案》頒布以后,不少“蕭”姓者為書寫簡便,把“蕭”寫作“肖”),來探這個家族傳承百年的淳樸家風。 走進秋江蕭氏祠堂 ▲家聲承相國,遺徽椒衍瓜綿,共羨余光依日月、祠宇挹秋江,秀色波平浪靜,佇看異彩煥云霞 秋江蕭氏宗祠占地面積800余平方米,位于萍鄉市上栗縣雞冠山鄉恢柳村,老祠堂因年久失修倒塌后,經全族募款新修。祠堂正門屋柱上有對聯“家聲承相國,遺徽椒衍瓜綿,共羨余光依日月、祠宇挹秋江,秀色波平浪靜,佇看異彩煥云霞”,對聯告訴我們蕭氏的祠堂矗立在風景如畫的秋江河畔,蕭氏家族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西漢初年的相國蕭何,蕭氏子孫人丁興旺,像花椒一樣密密繁衍,像瓜藤一樣蜿蜒纏綿。
祠堂三門分別有“功名垂漢代、詩禮繼儒宗”,“孝思不匱、明德惟馨”,“依仁游美(藝)、蹈矩循規”等對聯,包含了蕭氏崇文尚德、詩禮傳家、遵紀守法的良好家族美德,祠堂還內供奉有蕭氏列祖列宗牌位,牌位上方還有“天下蕭氏一家親”紅底黑字,足見蕭氏家族之和睦。 ▲天下蕭氏一家親 展閱秋江蕭氏家譜 秋江蕭氏遷萍始祖為巨光公,生于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自吉安廬陵遷入雞冠山?,F存的《秋江蕭氏家譜》纂修于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由蕭清華牽頭纂修,家譜現在保存在族長蕭光明家中。
家譜的扉頁上有修纂者蕭清華題寫的“愛親敬長、固有倫常、團結一致、蔚為族光”篆字書法,接著又有蕭清華題寫的“五倫八德,我族圭臬”的隸書書法,所謂“五倫八德”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構成,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蕭氏族人將五倫八德奉為家族圭臬,可以看出蕭氏族人對儒家傳統的信奉與傳承。
《秋江蕭氏家譜》中有家訓共有十一條,分別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重長上、愛敬夫婦、篤厚宗族、和睦鄰里、奉公守法、力勤本業、培養人才、力戒爭訟、痛戒煙賭”。十一條內容涉及到了治理家族的方方面面,也是儒家傳統理念的具體體現,內容十分豐富。 ▲家 訓 蕭氏家規簡單明了,只有一條,內容為“家訓十一條,悉本往哲格言,參之以現行法律,我族人果能凜遵罔有違犯,不僅為蕭氏肖子,且足為國家良民,持身涉世,攸往咸宜。如有不聽訓誡,觸犯各條,小則依照族約處理,大則交付官廳懲辦。家規性質不過有為家訓切實執行處罰而已,愿與各房人等共守之”。家訓意在告誡族人務必要嚴格遵守十一條家規,做家族肖子、國家良民。家訓家規互為一體,家訓規定治家詳細內容,家規僅有一條,言簡意賅,為的是保證家訓的執行力。 ▲家 規 《秋江蕭氏家譜》中還有《秋江山水全境圖》,和記載了“楊岐古寺、龍潭夜月、儲英振鐸、麥蘭暮鼓、雞冠返照、仙廟曉鐘、牛鼻涌泉、古柏仙丹”的《秋江八景詩》,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 ▲秋江山水全境圖 探訪秋江蕭氏族人 蕭光明先生今年63歲,是秋江蕭氏家族現任族長,是家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忠厚長者。據他介紹,秋江蕭氏家族一直注重對家規家訓的傳承,通過召開家族會議、舉行冬至日家族祭祀等活動凝聚家族人心。
蕭光明介紹,秋江蕭家在傳統家規家訓的熏陶下,家族十分和睦團結,當時為了修建新祠堂,家家戶戶都自覺捐款捐物,義務投工投勞,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將祠堂修建一新。 ▲秋江蕭氏宗祠圖 秋江蕭家秉承家規中“培養人才”的教導,十分重視家族子弟的教育,雞冠山鄉蕭氏總人口不到一千人,歷年來培養出了近百名大學生,蕭氏家族子弟在近年來的高考中,年年都能考出大學生。 ▲蕭氏宗祠冬至家族祭祀獻祭圖 家族對于出了大學生的家庭還會給予1000-2000元的獎勵。由于對教育的重視,蕭家人才輩出,目前家族中大學畢業生多數都在政府機關、學校、醫院工作,家族中鮮有與鄰里不和、打架賭博、違法亂紀之人。
古老的“家規”、“家訓”雖然歷經百年,但仍舊充滿正能量。家風好,民風才淳、社會才清,作風才正。傳統好家風,對培養人才、形成良好風氣、凝聚發展正能量,仍然在產生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作者:蘭俠 (原標題:崇文尚德、詩禮傳家——探尋雞冠山鄉蕭氏淳樸家風) |
|
來自: 老劉tdrhg > 《四十六、家訓/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