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至明歷代偽制品中較精致者,在清代甚至充斥于內府,故乾隆時所編專著錄內府藏器的《西清古鑒》、《寧壽鑒古》、《西清續鑒甲編》與《乙編》四書.(舊稱“西清四鑒”。現學者或稱“乾隆四鑒”),有銘之器一千一百七十六件,容庚先生認為其中偽器與可疑器近42%,其中雖有因未親見而估計不當者,然此種估計總不致太過分。 清代,尤其是乾隆時期(公元1736年至1796年),仿制品更加精致,數量也更多。裝飾仍循古風,但是明顯經過修飾,采用金、銀或是半寶石的鑲嵌運用十分普遍。 |
|
來自: 徒步者的收藏 > 《藝術,建筑,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