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命理 2016-10-05 16:12閱讀: 閑話,就是隨意說說的意思,沒有局限,不設題目,無拘無束。當然,也不能使用春秋筆法,例如前面寫郭德綱,就不說他這人因為天生小氣,導致眾叛親離的問題,而是在不違反命理規則的前提下,把大家的思路引向其它方面;寫王寶強,就不談他的戰斗力(床戰),實際上這是婚姻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揭其短是筆下留情,就像羅貫中寫《三國演義》,關云長與嫂子同居多年,卻說他衣不解帶,夜讀《春秋》,清清白白。不是沒有故事,而是要迎合后世的理學理念,不寫英雄的負面信息。在此我肯定會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些命理方面小訣竅,也算是寓教于樂,給大家一點補償吧。 現在最奪人眼球的當屬藝人這個圈子,他(她)們占據著所有媒體,有著充分的話語權,而且收入讓人羨慕。這個圈子里的人,花花轎子大家抬,基本不會互相貶低。雖然也有仗勢欺人的現象,但是算不上主流,因為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靠山,有自己的圈子,互相呼應。受排擠的大多都是沒有靠山的新人。可是命理圈子似乎不是這樣,窮屌絲比較多,自己沒錢,也不希望別人掙錢,心理比較扭曲。 命理這個東西,不像歌舞表演,看得到,聽得到。命理學的原理存在于風云變幻之外,看不見,觸摸不到,只能憑心靈去感應。因此水平的高低不為人知。 過去人們見到的大多是江湖術士一流,憑著一些算命的小技巧,斷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因此讓人感到很神秘。一般人以為這就是命理了。其實不然。我在研究命理的過程中,也摸索出不少的技巧性的東西,在實際操作中很好用。這些都是游離在命理之外的東西,大多數人所追求的正是這些東西。不妨坦言告知大家,憑著這些東西是看不出一個人的命運的,也無助于命理學的推廣。 清代有個任鐵樵,由于為《滴天髓》做了注解,因此而聞名現代。他算是一個命理研究者,可惜由于當時信息傳播的局限,再有就是他天生慧根的局限,使他并沒有走多遠。當年我是踩著他的足跡開悟的,但是很快就超越了他,發現他的很多觀點都是錯誤的。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可就這樣一個過程,也很難被人理解,因為一般人沒有經歷過這個過程。 命理圈子就是這樣,越是水平低的人,越喜歡湊到一起進行討論。你討論就討論吧,可是有些人偏偏喜歡說長道短,去評論別人。把自己不能理解的東西,統統貶斥一番。古人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除非有人超越了這個低淺的境界,才會脫離這個人群。 加載中... 內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在這個圈子里活動卻沒有超越的一些人,出于習慣,也想和我交流,對此我絕對會拒絕。在雙方不對等的前提下,所謂交流是不成立的。由此可見,那個圈子里的大多數人,是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 還有這樣一些人,有一些嘩眾取寵的本領,儼然以權威自居,品評天下,甚至喜歡扒一扒別人的歷史。在這里我也不妨自己扒一扒自己的歷史。 二十年前你在干什么?是不是剛剛告別了開襠褲?那時候我已經是氣功大師了,義務治療萬余人次,而且分文未取。我最擅長的在神經系統,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要知道,任何疾病都會與神經系統搭上關系,否則就不會有痛苦了。正是通過氣功的修煉,使我初步了解了生命的奧秘,開始觸及到生命的本質,從此篤信佛法。 對于命理學,我是屬于天生就喜歡的那種人。十年開悟,又十年登堂入室,花費了竟然有二十年的時間,是不是天生就有點笨啊?那么換一個角度講,我的基礎很牢固,有點像郭靖練降龍十八掌。現在這個圈子的現狀是,基礎牢固的大多水平不高;名氣很大的大多缺乏基礎知識。基礎牢固有什么好處呢?坦率地講,我現在幾乎天天都有新的領悟,對命理的研究已經融入了生活中。在最近的幾年中,我把自己的研究結果不斷的公之于眾。就是這樣的我,竟然還有人要攻擊。其實我和他們沒有恩怨,甚至素不相識,只能說:這些人太賤了。一群賤人!我理解他們吃不到葡萄的心態。 我公開的八字特殊結構,可謂是前無古人,而且超越了六親十神的范疇,即便是對命理學沒有入門的人,也可以拿來應用。另外我的研究結果,涉及到了心理學、生物學,以及社會學的各個領域。最近幾年,也花費了一點經歷,研究了一下面相學。 本朝建國初年,有一位老相師,落腳在山東一帶。據我所知,這是一位高人,一生未婚,走街串巷為一般平民看相。他教出了幾個徒弟,最后是大徒弟為他送的終。我看了幾個師兄弟的八字后,發現成為面向師是有天賦條件的。那位老相師也許不懂命理,但是他有自己的訣竅。那幾個師兄弟的八字中,顯示出了學面向必須具備的硬件條件。干脆這么說吧,不是有不少人聲稱懂面相嗎?我只要看看這些人的八字,就是知道他(她)們是不是真懂面向,水平有多高。并且我能根據一個人的八字,講出一些大致的面向特征。試問其他的人,誰能做到這一點?誰能復制出我的成績? 【想和我交流不是不可以,你必須要拿得出自己領悟的東西。在做學問方面,沒有人愿意聽八哥學舌。】 所以我要說,不要妄談各種預測方法孰高孰低的問題,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各種源于《易經》的預測方法,存在著殊途同歸的特性。你水平低了一點,是你的功夫不到家,而不是預測方法本身的問題。 (未完待續。欲看實例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