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智深云:依水尋龍,傍沙點穴。
山洋----狐首經云:頭枕來龍,腳踏去水。
山洋----劉青天云:雖是連環兩個圈,血肉相通造化全,不拘偏角中心受,合得神功妙奪元。
山洋----楊公云:平陽尋取地中突,覆鼎真奇絕,頂上安墳最可求。仰取水來朝。
洋----古云:平洋不開口。(不開口則板實不動,無生氣,可驗也),神仙難下手。
洋----楊筠松云:上要乘圓暈,水不淋頭,下要對小明堂,二水交匯處,是就濕也。
山----探花賦云:單提穴,一邊宜湊。
山洋----李淳風云:來不來,坦中裁,住不住,平中取。
山----朱仙桃云:來來來,堆堆堆,慢中取,坦中裁。(來來來者,龍勢如萬馬巨浪而至也;堆堆堆者,龍脈千層,萬疊而至也。如此則其勢峻急極矣,故于緩慢平坦處,視其陰中沖和而取而裁之也。)
劉誠意云:主坦形闊氣難合,當扶露珠隨草訣。放下一邊為后圓,本身要辨雌雄穴,這個雌雄認不真,放水錯亂嗣祿缺,運氣若交棄下龍,本主參詳為最切。
山洋----元機云:怪穴須知脈不差,真龍多有不生砂,粗頑腳覓灰中線,直硬旁尋草里蛇,頭俯軟腰腰處點,身粗巧手手中拿,似窩頓勢從巔取,卸脈生唇去點芽。
山----穴訣云:正來正受,當用順杖,而無氣沖腦散之弊,勢雄耳受用逆杖;而有挨生傍死之辨,緩來急受當用縮杖,而有壓煞就生之意,勢急就氣當用綴杖,而有脫龍就局之名,勢硬橫受當用開杖,而有斗斧眼之扦,勢勇斜受當用穿杖,而有穿針之穴,平中尋突用離杖,開脈安穴當用沒杖,騎龍斬關以截杖為最,無穴打開以對杖為憑,截蕩立穴,犯杖名為斬關,挨煞貫頂,頓杖號倒騎龍。
山----星砂賦云:陽龍緩止,順杖為裁,陰脈直來,逆杖而取。
山----胡矮仙云:兩片三義共自然,杖隨斜側枕尖圓,接迎放送分強弱,個字之中元又元。
山----穴法云:蓋粘倚撞是天機,吞吐浮沉真妙訣,金木四法俱為良,水火星辰蓋不得,土星端正始安頓,蓋撞之外無他術。
山----劉青天云:來勢緩而上聚,則用蓋而沉作,以抑其陽氣,因煞從下出;來勢急而下聚,則用粘穴而浮作,以殺其陰氣,因煞從上出;來勢直而有傷,則用倚穴而吐作,以承其偏氣,因煞從中出;來勢橫而無脈,則用撞穴而吞作,以受其過氣,因煞從旁出。
山----堪輿經云:巔穴,山之頂也。要以大博小,眾山圈列,則于頂上最平者下之。
山----古云:有壁上掛燈之穴,只要微窩坦。
山----元機云:斬棺之穴,與騎龍相似,龍雖結穴而氣未住,謂之斬棺。不論平地山垅,皆于細小平軟處斬之,不可葬于粗闊之所,主絕人丁,騎龍者多是龍勢顯然而來,或兩山夾拱或到頭粗逼,或順水砂飛,難以結穴,要兩旁緊護去龍作案,有順騎倒騎,有斜騎橫騎,或平地或高崗,或半山細小,氣脈兩現可騎,但得龍真穴的,無愁險峻之害。
山洋----古云:騎龍須要騎龍脊,龍住貴無敵,三十六座騎龍穴,非是明師難辨別。
山洋----元機云:舉鞍上馬之穴,恰似天財之狀,其龍橫到,形如牛馬,金土作身,薄巧為穴,粗闊則非;橫擔之穴,亦類天財中腰落脈,或如灰線脫毬,兩腳兜收,亦須有樂;天財之穴,橫龍所結,兩頭拱起,中凹取穴,其體有三,凹腦有橫土,有頭高頭低,明處為生,脈從斜倒,雙落單落,無分有合,微微現乳,或隱隱毬窩,穴宜湊急,棺當順下,或頸或腰,清巧為佳,身長則懶,粗蠢虛花,雙金出水,貴而且富,天財帶土,因富而貴,不拘左右,有樂則真,出在平陽,羅城為樂,不以近拘。回龍之地,多盡龍所結,翻身逆轉,其力愈厚,故得本身砂水,一家骨肉不假,朝不厭高,砂不厭重,堂不厭窄,此三不厭者,皆出于本身之氣,穴后護山,大水纏繞為佳。
山洋----點穴訣云:急來湊急人丁絕,慢處粘寬冷退財。
山洋----平洋串云:平洋高地,開口吐乳有情,而水城環抱,相應者結穴,開口穴宜點出,則近空而氣動,若點進而板實而死,吐乳宜點進,扦舌根,若點出為暴頭煞,凡此不可葬于口中,若低葬口中,則龍砂蔽斷風氣,塘中入流,必至敗絕。
洋----葉九升云:平地求穴,與山法諸家不同,一曰動處,動者何,開口吐唇高起是也,方者圓處為動,圓者真皮為動;平陽多靜,故求動也。二曰束處,束者何?緊夾處是也,平陽有兩濱對縮,而龍處入閈之地,反散蕩不可收拾,宜于入關處,斬開,有龍沿水而來,到頭無結,宜于腰上尋狹處騎龍扦之。三曰截法,穴場或方或圓,于一邊一角間,或吐火曜,或拖水蕩,宜于出曜蕩處截曜蕩扦之。四曰斷法:穴既結后,余氣走去長遠,宜近脊斬其余氣而扦之,此法宜扦得老到,若斬不住,則劫氣太重,一發便衰。五曰水環處,穴場散闊,看那一邊水環有情,緊靠環水點穴。六曰拱處,穴場長闊,若有一砂有情,可為托為案者,當認定此砂點穴。七曰會處,四面砂水,皆有靈拱之意,宜會其大勢所歸而扦之。
洋----認龍訣云:或有大塊平田到頭,左右不開界水,僅有穴前低田作小明堂,即以小明堂為定穴之的,或有龍自前來,而局面反在前者,此當以騎龍穴法扦之,但要外洋大水注蓄,否則財祿耗散,又有隨水盤旋,結盤龍穴者,順水來龍,結顧祖穴者,兩水夾送到頭,順水結穴者有眾大特小,眾小特大者,有聚中求,聚中取特者,有直來取橫,橫取來直者,有正中取偏,偏中取正者。
洋----神樞經云:直中取曲,須觀直盤曲初,直少尖多,理在韜光取焰。(山洋。直則死,曲則生,曲初正生氣發生之出,尖則為火,韜光則火不猛烈,焰則生發之氣也)。
天成云:有情之砂排列,點進而不見非也,面前之水闊大,點出而沖蕩者非也,南龍直下,宜靠北水。若勾轉回龍,又宜近南,若點靠北者非也,左右之水,固喜其沖,但宜閃受,穴點直沖者非也,地有唇乳,穴宜靠根,外為余氣。若離根點穴者非也,高地開口,穴宜近弦,若點進離口遠者非也。
洋----又云:陽地水多渙散,故喜朝高,則來水歸堂,陽地喜高燥而惡卑濕,故坐身要高,陽氣喜舒暢,而惡收斂,不宜窩藏,故后與左右,忌有高砂,陽地而死而邊生,故穴宜邊角。
洋----平地元言云:中宮受穴必敗,五黃不變(五黃屬土位中),邊角立穴多,與界水氣凝。
洋----葉九升云:一水入鄉,便向河路尋濱頭,若濱頭有曲抱,灣兜有情處,則有穴可扦;若無濱頭,直硬無情,則不結穴,一平地上有墩阜,即向墩阜去尋,得有局面,審局定穴,宜朝高坐低,得水為妙。
洋----陳道榮云:面對倉板明堂,坐后沖背貴人蜂,無不速發。(洋。穴后水沖為貴人峰)
何令通云:立穴無尺寸之移,受氣有耳腰之異,分金有轉移之巧,氣線無毫發之差,中氣當避,故取三七放棺,旺氣宜乘,分金亦取三七加向,脈不直而氣直,何畏直來直受,氣不斜而棺斜,乃為正貫正承。
山洋----燕貽堂問答云:天下之物以少為尊貴,土多水少,則當以水為主,于水之生動處求之,水多土少,當以土為主,于土之厚重處求之。
洋----神樞經云:田別高低,微微斷續(洋。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一高一低,若斷若續)。
紫囊書云:行往之法,本作用之元機也,有一等大地,不必造作,術家欲炫其能,忌肆穿鑾者,恐遭禍愆,切不可聽。
古云:有龍無穴,須從拙裹巧裁,有穴無龍,縱中妙中何用。
山洋----大成云:巒頭是體,理氣是用,善辨地重在刑局,作用重在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