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貴的“雞” 出現在2014年4月8日,在當天舉行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而雞缸杯上的“雞”可以說是史上最貴的雞了。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 龍巍 攝 成化斗彩雞缸杯直徑約八厘米,為成化皇帝與妃子的御用酒杯,由于為御用品,一般在燒制成一批雞缸杯后,選最佳者入宮,其余全部砸碎掩埋。存世極其稀少。圖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明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殘片。 龍巍 攝 斗彩又稱逗彩,創燒于明宣德年間,以明成化時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斗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后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 圖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明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半成品(修復)。 龍巍 攝 斗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明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而在成化一朝,所作瓷器是精益求精,大多質佳量少,為中國瓷器收藏家夢寐以求的藏品。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 龍巍 攝 至于雞缸杯的來歷,有史書上說,成化皇帝熱衷書畫,有一次他欣賞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看到母雞帶著幾只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非常有感觸,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首七言詩,表達了母雞對小雞的呵護之情。 圖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明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殘片。 龍巍 攝 也有種說法是成化皇帝為了討好萬貴妃,特地描繪了一幅子孫滿堂的景象在酒杯上。還有學者分析認為,畫雞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成化元年是雞年;再一個就是“雞”和“吉祥”的“吉”諧音。 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 龍巍 攝 目前全球存世的成化斗彩雞缸杯僅16件,這之中只有四件藏于民間。而這四件中只有三件是沒有瑕疵。而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國內主要收藏成化斗彩雞缸杯的博物館。圖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明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半成品(修復)。 龍巍 攝 成化斗彩雞缸杯由于稀少深受歷代皇帝鐘愛,而雞缸杯之所以價值連城,一是成化雞缸杯小而薄,易碎,五百多年來,稍有不慎即成千古恨。據文獻記載,早在明末萬歷皇帝就希望擁有一個成化斗彩雞缸杯,當時此杯已經達到十兩黃金的價格,還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因此,成化斗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成交也可以說在情理之中。 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 龍巍 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