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紗襌衣(襌,也寫作褝,音dān,《說文解字》:衣而無里,謂之襌。是單衣的意思。經常被誤寫為“禪”,1972年在中國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 一號墓出土,國家一級文物,現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素紗襌(單)衣,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構成。交領、右衽(rèn)、直裾。面料為素紗,緣為幾何紋絨圈錦。素紗絲縷極細,共用料約2.6平方米,重僅49克,還不到一兩。是世界上最輕的素紗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1] 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 且色彩鮮艷,紋飾絢麗。它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這件素紗襌衣中,襌衣用紗料制成,因無顏色,沒有襯里,出土譴冊稱其為素紗襌衣
馬王堆1號漢墓的帛畫整幅畫面呈T形,長205cm,上寬92cm,下寬47.7cm,向下四角綴有穗形飄帶,頂邊裹有竹棍,兩端系絲帶用于懸掛。因為它非常像一件長袖欲舞的衣服,所以遣策中記載其名為“非衣”,以“似衣而非衣”得名。 中文名 T型帛畫 長 205cm 湖南博物館鎮館之寶有三: 1.素紗禪衣,西漢,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重48克,薄如蟬翼,反映了當時 高超的織造工藝技術,為國內所僅有,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2.t型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西漢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 3.千年女尸,身高154厘米,重34.3公斤。一號墓出土。這具女尸在2100多年前是長沙國丞相車大侯利蒼的夫人,名叫辛追。出土時外形完整,全身潤澤,肌肉柔軟而有彈性,內臟器官完整。解剖表明,死者患有冠心病及動脈硬化等。胃中發現甜瓜子,大概是吃了甜瓜后突發急病死去的,年齡約50歲。此尸保存時間之長,程度之完好,在世界尸體保存記錄中十分罕見。它與木乃伊、泥炭鞣尸和尸? 謝邀。 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 素紗禪衣,西漢,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重48克,薄如蟬翼,反映了當時 高超的織造工藝技術,為國內所僅有,1972年湖南 長沙馬 王堆1號墓出土。t型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西漢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 千年女尸,身高154厘米,重34.3公斤。一號墓出土。這具女尸在2100多年前是長沙國丞相車大侯利蒼的夫人,名叫辛追。出土時外形完整,全身潤澤,肌肉柔軟而有彈性,內臟器官完整。解剖表明,死者患有冠心病及 動脈硬化 等。胃中發現甜瓜子,大概是吃了甜瓜后突發急病死去的,年齡約50歲。此尸保存時間之長,程度之完好,在世界尸體保存記錄中十分罕見。它與木乃伊、泥炭鞣尸和尸?等都不相同,專家們把這類型的古尸命名為“馬王堆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