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 梁山108將排名,歷來是讀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對于排名的分析,也寫了很多稿件,但大多數是集中在前10名的排名探討。今天主任想和大家說的是,曾經作為二龍山的二當家楊志,在上了梁山之后,為何排名卻低于三當家武松? 看過水滸的讀者都知道,二龍山的主要創建者是魯智深、楊志、武松,加上曹正、施恩、張青與孫二娘,組成了二龍山的管理領導層。當二龍山被梁山收購之后,按說應該還是按照二龍山的組織順序對這些人進行排名,但是事實上卻并未如此。 大排名后,大家發現,二龍山的三個老大魯智深、楊志與武松都進入了天罡,魯智深排行十三,武松緊隨其后,而楊志卻被排在十七位,其它幾個作為配角在此不表。 而在還沒加入梁山之前的二龍山時期,主持山寨工作的是魯智深,楊志是二當家,武松是老三,而到了梁山時代,魯智深在三人之中依然排名靠前,武松卻來了個反超,這里面到底有什么緣由和故事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在中國社會中無論搞評先評優還是搞各種排名,決定順序高低的往往不是工作能力、不是業績績效、更不是貢獻大小,能讓你排名靠前的恰恰是和主要領導的關系、是不是得到領導賞識、是不是領導圈子里的人。 可以說,在梁山,和宋江的關系遠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排名的前后。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再回到問題本身,為何武松會反超楊志呢? 因為武松和宋江有不得不說的故事,有記憶深刻的共同過往。 當時宋江在怒殺閻婆惜之后,為了逃避朝廷追拿,當即投奔了柴進莊上。而在宋江投奔柴進之前,其實落魄的武松已經在柴進府上生活了一段時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柴進對他從暖到冷,從關懷到不聞不問,從熱情有加到涼風習習,加上那時武松還有病在身,柴進的態度讓武松倍感世態炎涼,甚至感嘆,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 而正在這個時候,武松遇到了宋江。 盡管那時候武松還籍籍無名,但是見面之后,宋江憑借自己的閱歷和識人眼光,覺得武松絕非池中之王,他日必然會有所作為。于是就在武松備受柴進冷落的時候,他對武松又是精神上關懷,又是物質上幫助,還有語言上關心。 人在落魄時,外界的點滴幫助都會讓自己銘記一生。當武松要離開柴進府上時,宋江拉著武松的手,那種依依不舍的勁,把武松都快融化了。帶著宋大哥給的溫暖,武松開始了人生的暴走模式,從此之后又是景陽岡打虎成為天下聞名的英雄,又是怒殺西門醉打蔣門神,后來又血濺飛云浦夜走蜈蚣嶺。 宋江確實有眼光,武松絕非普通小輩。 可以說,正是這次刻骨銘心的人生交集,才讓武松走進了宋江的圈子,或許在宋江看來,武松就已然是他圈子里的人。 所以當二龍山要被梁山收購時,在面臨排名時,宋江有了私心。 因為在當時的各山頭勢力來看,其他的山頭都對梁山沒有威脅,他們整合進梁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二龍山不一樣,他們本身體系建立得十分完善,組織力量也很大,他們本身是有資本和梁山對抗的,這下加入到梁山,從宋江的角度,特別是領導地位角度,是有很大威脅的。 在魯智深這個二龍山頭領的位置不能做大手腳的情況下,宋江想到了把武松往前靠,這樣實際上是希望對二龍山的人員有一個制衡作用。 所以說,所有的排名表面上是排排坐吃果果,其實背后一定是權力的角逐,武松在這次的排名中無疑是起到了一個棋子的作用。 而下棋的那個人就是宋江。 (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搜關“宇宇看水滸”,可以看到更多精彩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