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中國的一部奇書,它直接催生了《莊子》,并與后者一起被奉為道家經典,兩千多年來有無數國人從中汲取政治智慧、養生法門、和人生經驗,可以說一部《老子》改變了很多中國人的命運。 《老子》的作者名叫李耳,傳說他有個弟子叫鬼谷子,從李耳那里學到了《老子》一書的精華。 這鬼谷子乃一代奇人,門下弟子眾多,著名的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政治人物,可以說大致掌控了戰國時期各國命運和歷史走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說是《老子》一書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時中國的走向,也因此改變了整個世界。 鬼谷子 就連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也知道《道德經》的大名,他曾經說過,《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么這本《老子》究竟有什么神奇之處,竟然能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威力?它改變世界的秘訣又在哪里? 《老子》分為上下兩部,一為《道經》,一為《德經》,所以又合稱為《道德經》,一共八十一章。 通篇八十一章,翻來覆去、反反復復,來來回回,講的都是一個“道”字,講的都是道法自然。 天道都取法于自然,那么其它的小道呢?包括治國之道、修養之道、兵家之道、生息之道等等,很顯然,就統統都得取法于自然了! 尼采 書中第六十章寫道,“治大國,若烹小鮮?!?/p>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治理一個大國就像烹調一條小魚一樣簡單。 治理一個大國就像烹調一條小魚,這是何等氣派?何等大氣、何等驕傲,如雷貫耳振聾發聵,影響是如此深遠而激烈! 為什么老子會如此大氣,將治理國家這樣的大事比喻成烹小鮮?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掌握了天地之間的至道,那就是道法自然! 很多人對《道德經》和道家一知半解了解甚少,大都以為道家講究清靜無為,虛無忍讓,還說什么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看上去仿佛有點道理,很多人也深信不疑,其實這句話卻是對道家的最大誤解!是對《道德經》的極端輕視! 其實《道德經》不單單講天道,講哲學,還是最犀利的方法論,能解決很多具體問題,老子明明白白說過,道是作為取名、得利、爭天下的武器存在的。 這在書中隨處可見,“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為什么要從反面入手?為什么要顯示弱的一面?說到底是為了變化,是為了發揮更大作用。 老子在這里已經明確告訴大家,學道是為了有更大變化,是為了發揮更大作用! 只是因為世事繁復,錯綜復雜,所以才做出“清靜無為”的樣子來取得成功,這就是所謂的曲徑通幽,是真正的低調啊! 具體操作方法當然是道法自然,記住,是取法于自然,不是勉強作為,但也絕對不是忍讓和不作為! 自然不只是和風細雨,一味沉默;也不單是暴風驟雨,短暫發泄,自然可以是細水長流繩鋸木斷,自然也可以是天地怒氣雷霆閃電,做人做事亦復如是! 當你做事的方法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誰也察覺不到你的目的,誰也明白不了你的示弱背后藏著多少剛強,那么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認真研讀《道德經》吧,祝你成功! |
|
來自: 發哥07domrg8zi >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