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大多數比較封建,覺得自己生前如何,死后還得如何,所以殉葬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隨同埋葬,也有用俑、財物、器具等隨葬,他們死后會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艷妾都送到墳墓中去。所以很多人就靠著挖他們的墓,取里面的金銀財寶為生,可以說從古至今,盜墓這個行業都一直是風生水起,但是這些盜墓也是有風險的,因為他們不知道墓里面有什么妖魔鬼怪,所以就會帶一些防身的東西,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五種,最后一種即使僵尸見了都怕! 一、摸金符 大家看過鬼吹燈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摸金校尉吧,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于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自于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摸金符則是摸金校尉精通風水玄黃,下墓必佩戴摸金符,每個派系都有各派的專屬辟邪之物,而摸金派則是摸金符,,摸金符是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為原料,然后還要經過很多特定的工藝才能完成。以作避邪保平安之用! 二、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的使用可以追溯古代盜墓,在當時淶水叫做“面衣”,也有盜墓者使用手絹等蒙住口鼻。因為古代墓穴中尸體腐爛會產生沼氣等有毒氣體,不少古人下葬時也會伴有防腐爛的物品,長期在地下便會形成“墓毒”。 為了防止被墓毒所傷,所以在盜墓的時候會先將狗、雞等動物放入墓洞,觀察他們是否死亡,然后再帶著面衣進去,而隨著戰爭的爆發,大家都知道在戰場是有防毒面具的,所以就被盜墓者們引進到盜墓活動中,以此來防范墓毒。 三、洛陽鏟 洛陽鏟主要是為了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常見的洛陽鏟鏟夾寬僅2寸,寬成U字半圓形,鏟上部裝長柄洛陽鏟雖然看似半圓,其實形狀是不圓也不扁,最關鍵的是成型時弧度的打造。長20至40厘米,直徑5至20厘米,裝上富有韌性的木桿后,可打入地下十幾米,通過對鏟頭帶出的土壤結構、顏色和包含物的辨別,可以判斷出土質以及地下有無古墓等情況。 此外,挖的墓不同,盜墓工具也不同。探漢墓用洛陽鏟演變而成的重鏟,挖唐墓時用扁鏟(類似魯智深的月牙鏟),進入漢墓墓室(漢墓多為墓坑,多已塌陷)搗土時用滾叉和撇刀。 四、糯米 大家可能很好奇,為啥盜墓會帶著糯米呢?難道在盜墓途中餓了煮一碗止餓?其實并不是,據說糯米可以解毒,所以港片里經常拿糯米出來解尸毒。還可以驅邪的說法,根據我國古典傳說,鬼怪要經過稻米地的話,必須把這個稻田里的稻子數量全部點清才可通過。 五、黑驢蹄子 在古代,驢蹄子是傳統的秘方用藥之一。中國人對動物的足(就是蹄子)有很深的傳統情結,至今尚存。這黑驢蹄子在盜墓過程中非常重要,據說連僵尸見到都怕, 為什么僵尸會怕一個驢蹄子呢?主要是因為黑驢蹄子中有某種絕緣的物質,與僵尸體內的生物電相沖,將黑驢蹄子塞進僵尸口中,如同在僵尸口中加了一個屏蔽器,所以進行克制。還有一些說法,是說黑驢是惡鬼的化身,其怨氣都聚集在蹄子上,小鬼怕大鬼大鬼怕惡鬼這樣子的! |
|
來自: 自強不息在等你 > 《邪門鎮宅風水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