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月) 二——三(三個) 二——士(士兵) 三——王(王子) 土——王(王朝) 人——大(大家) 十——土(土壤) 十——士(士兵) 木——術(美術) 大——太(太陽) 大——天(天空) 大——夫(夫人) 日——白(白云) 日——舊(破舊) 日——甲(甲乙) 日——由(由于) 目——自(自己) 云——去(回去) 牛——生(生產) 火——滅(滅火) 又——叉(叉子) 夫——失(失去) 偏旁部首加減識字方法 合一合(加偏旁、去偏旁) 左右結構: 換部首: 形近字: 加心歌 10種小學超實用的識字方法一、插圖識字法 在學習漢字的初級階段,配有大量的插圖。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來幫助學生學習漢字。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加上老師的引導,自然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它的作用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利用它來搭建學生記憶漢字的橋梁,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把漢字放到有生命的環境中,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學生記憶。接著讓學生看清自形,拼對字音,再“回”到圖上,這一過程能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漢字。 二、游戲識字法 根據字形特點,編成謎語或兒歌,在新字教學中,以猜謎的方法教學生字。方法是先出現幾個新字編上號碼,老師念謎語或兒歌,學生以手勢表示猜得的結果,比比誰猜得字又準又快。如,雙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會”。 三、字配“畫”識字法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如教學“休”時,可出示圖片,告訴同學們,這個人累了,正靠著樹干休息。 四、歌訣識字法 兒歌朗朗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編成“王老爺,白老爺,同坐一塊大石頭;如教“壞”字,編成“地里不長草,壞了”;如教“法、丟”時,我先復習“去”字,再以舊字帶新字,編成一句兒歌:“去”字頭上戴斜帽,丟、丟、丟;“去”字旁邊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五、象形會意識字法 課本中的“山、石、田、土、井”這一類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成,這些字與實物都有許多相似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實物圖片后再識記,輕而易舉。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利于學生識記。 六、形聲識字法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七、識字加減法 加減法是對已經學過的熟字進行筆畫的加減,得出要學的生字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學生易學易記,又能延伸出一系列的漢字,從而擴大識字量,學生們很喜歡。如在學習“日”字時,用加一加的方法,學生們便認識了“舊、甲、由、電、白、目”等字。又如,學習“李、秀、香、量、玩、明、林、森”等合體字時,學會了用部件相加的方法認識字記形,如“木子李,禾乃秀,禾日香,旦里量,王元玩,日月明”等。再如,學習“女、巴、也”等字時,學生們學會了用已學過的字減部件的方法認字:“媽減去馬是女”“爸減去父是巴”“地減去土是也”等。這樣的方法識字也能增強識字的效果。 八、自編謎語法 猜謎語是學生喜歡的一種游戲,它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想象力。如學習“春”字時,可以編出“三人日下去春游”的字謎;學習“意”字時,可以編出“一心一意聽音樂”的字謎;學習“告”字時,可以編出“一口咬掉牛尾巴”的字謎,真是有趣。編字謎還可以根據事物的形狀、特點,使抽象的文字符號與直觀的事物聯系起來。如學習“影”字時,可以結合課本編謎語:一條小黑狗,常常跟你走。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左,有時在右。猜謎語的過程就使漢字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謎語能引起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使他們在游戲中認識字,學得好記得牢。 九、動作演示法 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有時候,肢體語言能幫助他們記住字形。如學習“舞”字時,就用手和腳的動作演示出了“舞”字的形和意。再如學習“蹲、踢、打、搖、拍、跳”等動詞時,如果只是讓學生知道這些字與腳和手有關顯然是不夠的,我就讓學生動腳動手,體會字的意思。做動作,在運動中認記生字。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作的演示,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還加深了對字義的理解,學起來輕松,教起也省力。 十、實物演示法 通過實物演示,也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輕松掌握漢字形、義的目的。如學習“塵、尖”等字時,讓學生回想公路上汽車開過后塵土飛揚的樣子,想象灰塵是什么樣的,理解塵的意思。我又順手拿起一支削尖了的鉛筆,讓孩子們觀察筆的特點理解“尖”字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