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風采 1992年,楊榮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帶著滿腔熱情走上了三尺講臺。25年的教學生涯,他勤奮敬業(yè),耕耘不輟,樂在其中,在教育事業(yè)這片沃土上實現(xiàn)著人生的價值。 楊榮,南充十中初2018級八班班主任。面對記者他這樣評價自己——“我做的是改變?nèi)说墓ぷ鳌!薄?nbsp; “我用心愛著我的每一個學生,我愿以一個父親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 學生心里愛師如父 今年是楊榮到南充十中任教的第9個年頭,回想九年前初入學校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進校就被委以重任,帶初一新生,全班41個學生,但是這班學生成績總體水平在全年級中等偏下。”可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整體成績中等偏下的班級,3年后卻讓全校師生刮目相看——班上49人參考,最低分464,500分以下的只有8個人,18個考上校本部公費生。楊榮用教學業(yè)績說話,在家長心中樹立了威信獲得了好口碑,在學校獲得了榮譽! “我會以一個父親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三年后,我一定還你們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孩子。因此,無論多忙,我都會抓住各種契機反復告訴孩子們怎樣與人相處、怎樣做事,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他們做……”到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記得楊榮在第一次新生家長會上的這段承諾。楊榮告訴記者,他理解的教育是用來改變?nèi)恕寖?yōu)秀的更優(yōu)秀、讓慵懶的更積極、讓后進的追趕先進。而改變?nèi)耸紫仁歉淖兤渌枷搿!捌鋵嵑芎唵危覀円龅木褪窃O身處地體會每個家長的心情。”楊榮說道。 春風化雨,雨潤無聲。楊榮說到做到。在他的教導下,那個在成都學了好幾個學校、一上課就打瞌睡、讓家長老師頭疼的孩子變了;那個讀了很多學校,讓家長不知所措的孩子變了;那個年齡最小、坐不住、愛惡作劇的孩子變了;還有那些入學時成績中等的孩子,一股腦地擠進了年級前50名……他所帶領的班集體總是呈現(xiàn)出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有人文情懷、學業(yè)整體提升顯著的面貌。 在學生黃燦看來,她現(xiàn)在取得的成績正是因為遇到楊榮這樣優(yōu)秀的老師。曾經(jīng)有段時間,黃燦很迷茫,她在成長記錄本中寫到自己的困惑——無論多么努力都考不到自己想要的成績,甚至表達想要放棄的念頭。細心的楊榮發(fā)現(xiàn)了,心急如焚,但又害怕觸碰學生敏感而又脆弱的心。不能直接去找黃燦交談,怎么辦?他想到了一句話:當你跋涉到最艱難的時候,也許是轉機出現(xiàn)的時候。于是他做了個課件,有意無意地開了一次班會。他告訴他的孩子們: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也許成功離你只有一步之遙,你須再咬牙堅持。最后他說:“我希望一直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卻收獲甚微而苦惱的同學,能從這堂班會課上得到啟發(fā)。”這次班會如同一劑良藥,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黃燦的心態(tài)很快就調整過來,成績很快提升,短短時間從進校時候的153名提升到現(xiàn)在的23名。楊榮說:“那時,她對自己沒有什么信心,需要有人去關注她,她需要感受到關愛……”黃燦父母認為自己的話在女兒聽來就是嘮叨,而楊榮的話再多同學們也不厭煩。采訪中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沒有誰不打心眼里服他。 “教學是教師的‘看家本領’,課堂是教師實現(xiàn)價值的舞臺。” 獨具一格的教學方法 “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應對眼前考試的能力,還要關注學生未來學習及生活的需要。” “學生以后學習需要什么,今天我就讓他們積累什么。”楊榮告訴記者,“我不僅會讓學生牢固地掌握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還會以教材為契機進行知識拓展,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他在教授文言文時還曾給學生講解古代文化中進餐禮儀,還告誡學生要習知禮儀做現(xiàn)代紳士淑女;學習《出師表》“崩殂”一詞的意思時,他講到了“薨”“填溝壑”“羽化”“圓寂”等文化知識;講解“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謫”的含義時,他還補充講解了“征”“辟”“薦”“拜”“除”“封”等表示官職變化的文言詞……他說這些知識有助于學生閱讀古代傳紀文章。 采訪中,我們發(fā)現(xiàn)楊榮在教學中尤其注重方法的引導。教讀辛棄疾的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時,楊榮告訴學生讀辛棄疾作品要從三方面去把握其情感思想——抒寫力圖恢復的愛國情化、訴說壯志難酬的苦悶、揭露批判統(tǒng)治集團對外屈辱投降的政策。教學《小石潭記》時,楊榮通過引導學生賞析第二段文字來把握賞析描寫性文段的方法。 注重思想的引領,是楊榮教學中最閃亮的一筆。學生一進校,楊榮就引導學生閱讀并寫讀書筆記。他要求的讀書筆記不是摘錄,也不是讀后感,而是讓學生用自己生活中的事去闡釋、抒寫所讀文章的思想和情感,或用自己的文章去實踐所讀文章的構思。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是,優(yōu)秀習作展示——作者自己向同學們朗讀自己的文章。這種教學不僅增強了閱讀積累、提升了寫作水平,還能提高閱讀和寫作興趣、提升自信。“感謝您授我以漁,因為會‘漁’,我才會有在最適合的年紀選擇拼命努力的覺悟。‘教育要靜待花開,感謝您當初讓我明白自己有開花的可能……’”這是正就讀于十中高三六班的黃雨錦回憶當初寫讀書筆記、展示讀書筆記時對楊榮深情的感謝。就讀于南充高中的鄧舒文在給楊榮的信中寫道:“從此我開始對語文抱有極大的興趣,愛上了寫作和閱讀……那時我的文字像沒晾干的抹布,寫的文章是頭腦中的某一個構思而不是讀后感。可您細心且耐心地幫我修改,像蝴蝶落在花朵上一樣溫柔,像春日的柔風一樣帶起我萬千感動……您改變了我的人生,使我細膩、敏感,使我懂得對人以溫柔……”“所以一說起老師對自己的影響,我總說‘我初中的語文老師……’”這是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生對楊榮教學的評價。 “老師自己首先成為優(yōu)秀先進和追趕者。” 同事眼里的“楊優(yōu)秀” 提起楊榮,辦公室的老師都笑著稱他為“楊優(yōu)秀”。同辦公室的歷史老師嚴彪稱贊楊榮“術業(yè)有專攻,真的是高手中的高手。”在和楊榮同事了5年的語文老師劉小虎眼里,楊榮責任心非常強,心思細膩,每次改作文都是密密麻麻的點評。“他的教學方法非常有個性,創(chuàng)新意識強,聽他的公開課是我們每個老師都非常期待的,他獨創(chuàng)的應答模式非常有意思,他提問學生集體回答,可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契機,讓學生在某個情景下可以集體回答出近乎一致的答案來,這種師生互答的形式非常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你來我往的對話交流中啟迪心智,完成知識鞏固,能力提升。他的每一次公開課都會讓我們感覺眼前一亮。”劉小虎這樣評價。 不僅如此,十中初中部馮義海副校長也對他贊不絕口,在他眼里楊榮非常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周末還帶不能回家的學生去爬山、回家做飯吃、上街買東西等。無償給學生補課更是家常便飯。“在學校的日子總是以校為家,如果說辦公室只剩下一個人在加班,那絕對是他。他是真的做到了我們十中的教育理念——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 后記:聽到楊榮的同事及學生講述他踏實勤勉的工作事跡,回想起楊榮講述學生的成長時如數(shù)家珍,我突然想到了兩句最老套的話:學春蠶,千絲萬縷傳知識;做慈母,苦口婆心育人才。這兩句話或許是對一個用心育人的師者工作最好的注釋。是的,教育是靜待花開的工作,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事業(yè)。楊榮正以他的熱情,他的智慧,踏實而又平凡的言行改變著他的學生,感染著他的每一個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