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瀉實是中醫治療的基本法則,推拿補瀉是中醫補瀉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來說,補法有升陽 興奮 激發營養機體 促進臟腑生理功能等作用,瀉法有降溫 抑制臟腑功能 祛除外邪 調暢氣機等作用。常用推拿補瀉法可分為以下四種。
3.迎隨補瀉法 本法屬方向補瀉之特例。順經絡推拿為補,順經絡走向,在穴位上做短時間輕快柔和的手法,使氣血暢通,使虛弱的機體恢復正常活動,這就是隨其氣而濟之的補法。逆經絡推拿為瀉,逆經絡走向,施以長時間重手法推拿,使方盛的病勢得以消減,這就是逆其氣而奪之的瀉法。 4.頻率補瀉法 急摩為瀉,緩摩為補。即頻率快的手法為瀉法,頻率慢的手法為補法。頻率慢的手法多用力輕柔,頻率快的手法多用力重著。頻率補瀉法常配合輕重補瀉法同時使用。 推拿的補瀉作用是客觀存在的,但必須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絕不能機械地認為某些手法就是補法,某些手法就是瀉法。補瀉是相對而言的,離開經絡 穴位的作用,患者的體質 疾病的性質等因素談補瀉是片面的。推拿臨癥除了掌握補瀉的一般原則外,還必須進行縝密的辯證論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