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背景 氫氣,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極易燃燒,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的氣體。它作為可以一種清潔高效的燃料使用。氫燃燒的產物是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同時,氫燃燒的熱值高居各種燃料之冠,據測定,每千克氫燃燒放出的熱量為1.4*10^8J,為石油熱值的3倍多。 目前,氫燃料不僅在航空航天項目中用于推進火箭,還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車,未來有望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可持續能源。如今,絕大多數的氫氣制備是通過一種稱為“甲烷水蒸氣重整”的工藝,從天然氣中提取出來,但缺點是它會同時釋放出二氧化碳。 然而,電解水也是產生氫氣的一種重要方法,而且不會生成二氧化碳。它將水(H2O)通過電流電解生成氧氣(O2)和可作為燃料的氫氣(H2)。電流通過水時,在陰極通過還原水形成氫氣;在陽極則通過氧化水形成氧氣,氫氣生成量大約是氧氣的兩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前不久,筆者介紹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Daniel Esposito 的團隊,采用太陽能光伏電池產生的電力進行電解水,有望取代“甲烷水蒸氣重整”,成為制備氫燃料的下一代方法。 創新 近日,電解水制氫技術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隸屬于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研制出混合固態電解槽(Hybrid-SOEC)系統。據報道,該系統在制氫方面具有極高的電化學性能。對于廉價且高效地制氫,這種受推薦的系統是一個新的有希望的選擇。因為相比于其他水電解系統來說,它的性能更加優越,因此也備受各界關注。 UNIST 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教授 Guntae Kim 與韓國能源研究所(KIER)教授 Tak-Hyoung Lim 以及淑明女子大學的教授 Jeeyoung Shin,合作領導了這項突破性研究。 (圖片來源:UNIST) 技術 固體氧化物電解槽(SOEC)由兩個電極和一種電解質組成,它們全是固態的。它們被強烈推薦為制氫的一種新的候選方案,因為無需補充損失掉的電解質,同時解決了腐蝕問題。除此之外,SOEC也可以工作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700-1000 °C),這樣也降低了電能損耗。 Kim 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尋找一種途徑,利用SOEC提高制氫的能量效率。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演示了一種基于混合離子的導電電解質,讓電解水在氫氣電極和空氣電極上都能發生。 現有的SOEC電解質只允許氫離子或者氧離子中的一種運輸到其他電極。例如,SOEC電解質運輸氧離子,電解水發生于陽極,從而產生出氫氣;作為對比,SOEC電解質運輸氫離子,水電解發生于陰極,從而生產出氧氣。在這里,氫氣從電解質傳輸到陽極。 理論上來說,采用氫離子和氧離子都可以運輸的電解質,能夠在電解槽的兩端,生產出兩種電解產品:氫氣和氧氣。這將極大提升氫氣生產率。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致力于控制電解質的特性。 Kim 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報告了他們在開發基于混合離子導體的SOEC系統方面的新發現。這種混合離子導體可以同時傳輸氧離子和質子,所以被稱為“Hybrid-SOE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