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拼好的玩具倒了 新買的裙子被弄臟了 冰激凌吃了兩口掉到了地上 孩子每時每刻都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小事情哭到“痛不欲生”。在成年人看來,這些事情往往不值一提,我們甚至會有些擔憂,孩子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沮喪,是不是太過脆弱。 其實,孩子“因為小事而失控”的根源并不是脆弱,而是因為孩子的世界太小了,一點點悲傷都會被無限放大。 回想一下,我們年幼時也肯定有過因為一次小考試崩潰,因為錯過一次演唱會失控的經歷,放到現在也不過是“一件小事”。能夠“大事化小”的原因,不過是我們世界的容量已經變大,同樣的打擊再也不能造成同樣的傷害。 世界變大了,煩惱就變小了,人也就會變得堅強。 孩子如果能夠從小接觸宇宙,小小的內心世界就會被無限擴容。打開世界上最神秘和偉大的宇宙世界,潛移默化中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挫折,就會漸漸淡出他的世界。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將在進行著不可估量的發展。 學習天文知識,能夠帶領孩子進入一個沒有邊界的世界,打開一個不設限的未來。 在適當的年齡學習天文知識,還有助于幫助孩子實現“認知升級”。 獵豹的CEO傅盛曾提出一個概念:認知,幾乎是人和人之間唯一本質的差別。 我們都聽過這個故事:同樣是搬磚的兩個工人,一個認知自己的工作就是搬磚,一個認為自己是在蓋樓,前者若干年后一直靠搬磚養活自己,后者可能開始嘗試自己做房地產開發。特朗普當年就走過這條路。 因為對世界的認知不同,人才會有了不同的選擇。孩子從小接觸的世界的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他成年后的認知能力。 宇宙教育是所有哲學、物理、文明問題的源頭。在適當的年齡學習天文知識,能夠讓孩子了解世界運作的最深層規律,給孩子帶來不落窠臼的思維方式,有效地幫助孩子將來實現真正的“認知升級”。 孩子對天文的興趣從來都不需要被教導,卻極易被扼殺。 每個孩子都是科學家,因為他們和科學家一樣,對世界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作為一種抬頭即見的學科,孩子極易對宇宙產生巨大的好奇,但是懂天文的父母少之又少,孩子對天文的興趣很難找到合適的土壤,茁壯成長。 再不給孩子天文啟蒙,孩子的興趣就過期了。 受心智和思維發展的影響,孩子對“常識”的了解逐漸完善,對縹緲星空的興趣就會慢慢減少。 美國的天文科普繪本常常建議小朋友6歲閱讀,這是因為他們關注到了兒童的思維發展階段。但是,國內長期缺乏對天文學科教育功能應有的重視,幼兒教育乃至小學教育中,涉及到的天文課程都極為稀少。 如果家長無法給孩子的天文興趣尋求一個合適的土壤,在最適合的年齡,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真正了解和學習天文,只能眼看著孩子的天文興趣被慢慢消磨不見。 如何才能讓孩子在最合適的年齡給孩子最合適的天文啟蒙呢? 神奇圖書館第三季 宇宙的秘密 在最合適的年齡 給孩子最合適的天文啟蒙 從地球出發,遍歷太陽系八大行星,甚至還去了銀河系外。故事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百余種有趣的天文現象,為孩子呈現了上億光年外的迷人和神奇。 我們徹底擯棄了“課堂講授”的形式,用精彩的原創故事情節和星辰大海的宇宙氛圍取而代之。 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體驗那些在地球上將永遠無法看到,甚至無法想象的現象。 著名天文學者劉茜老師傾力把關知識準確性;科學嚴謹的原創團隊將知識點和孩子的興趣點完美融合;專業的配音團隊傾情打造。 這部奇幻科普故事,用最貼近孩子心理的方式,為他們呈現了一個全方位的知識結構。 五位權威科學家 五大科學主題 350個音頻故事 150個科學冒險故事 + 150個科學知識卡 + 50個科學家小課堂 更新時間 每周一、三、五: 科學冒險故事+科學知識卡 兩個音頻,早上6點更新 每周六:科學家小課堂 一個音頻,早上6點更新 收聽方式 本內容為在線故事音頻, 訂閱成功后,下載“凱叔講故事”APP, 使用購買時的微信賬號登陸APP, 收聽時可查看文稿及精美配圖 適合誰聽? 3-8歲的寶貝兒 被 “十萬個為什么”天天轟炸的爸爸 追著孩子刷牙早睡吃青菜的媽媽 珍視孩子想象力和好奇心的每個家庭 小彩蛋 壯麗的天象奇觀往往出現的幾率很小,能夠被肉眼觀測到的幾率更小。但是幸運的是在1月31日,就有和寶貝兒共同觀賞月全食的機會。 這次的月全食不僅發生在前半夜,而且中國除最西部的部分地區以外,其他所有地方都可以看到月全食的全過程。 在明天更新的宇宙小課堂,天文學者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首席編導劉茜老師,還會給寶貝兒講述月食的秘密。 2018開年,從月全食開始,讓孩子們跟著宇宙故事一起,感受天文現象的魅力,領略星辰大海的奇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