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2年的橫盤走勢,中證500指數的投資機會越來越近,這種機會5年才會出現一次,2008年底,2013年中,分別出現過。現在是2018年了,或者今年的某個時間點,會出現一個絕佳的買入機會。 下面分四個方面具體介紹,老鐵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本文有圖片來自于網絡,所以沒有加原創聲明,但如果有機構或個人要轉載的,請標明出處! 一﹑指數投資的好處 二﹑中證500的估值 三﹑如何選擇基金 四﹑我的投資策略
一﹑指數投資的好處 1.投資指數就算踩上個股地雷,但是組合股票數量多,風險被眾多股票平均后大幅降低(過去一年雷好多!) 2.長期看,指數本身就能跑贏60%以上的股民(指數包含的公司一直在優勝劣汰) 3.相關的管理費用較低(ETF最低,指數基金次之,主動型基金最高)
中證500指數:由全部A股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及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中一批中等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分布也更均衡,成長性高于滬深300。
中證500指數除中盤股特征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征是指數均衡分布,包括行業與個股的分布均相對均衡,有利于分散風險。中證500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業為醫藥生物,權重占比12.11%,前十大行業合計僅63.24%,相比滬深300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業動輒超過40%的比例來看,屬于行業均衡分散型指數。
二﹑中證500的估值 首先,對比一下滬深300與中證500從2013年6月低點后的走勢。4點半時間,滬深300指數從2100點漲到了4365點,漲幅208%。中證500指數從3000點漲到了6382點,漲幅212%。 2013年到2015年,是中證500遠遠跑贏滬深300,而2016年1月開始,滬深300開始加速追趕,目前兩者幾乎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從指數收益表現來看,中證500指數從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來,累計收益率達到529%,年化收益為15.19%,超越同期的上證綜指、滬深300和中證全指 截至2017年12月11日,中證500指數PE為28.77,處于近10年相對低位(20%分位數)。如果按照過去15年平均15%的業績增速看,到2018年底,該指數的估值只有25倍! 看一下中證500指數歷史PE走勢,估值最低的時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大概在18倍(百年一次的危機),然后2012年到2013年,大概在22-30倍之間波動。兩次低點后,指數都有翻倍以上的漲幅。 三﹑如何選擇基金 從長期投資來看(持有5年以上),最好的指數基金,就是經過精明的基金管理人,在指數股中做一些調整:表現好的股票多買一點,有問題的少買一點,這樣就可以取得比指數表現更好的成績。這就是:指數增強型基金。有些好的增強基金,每年可以跑贏標的指數8%以上。 看看中證500的幾只指數增強基金的簡單對比 從整體實力看,評價最高的中證500增強基金為建信(三年超額收益多,基金經理得分高,回撤偏小)。建議長期投資者,首選建信中證500指數增強。此外,富國中證500為LOF基金,適合作為場內增強基金的交易標的。
四﹑我的投資策略 先來說說定投,普通投資者的定投,選擇中證500和滬深300兩個指數足夠。持有時間超過一年的,就選擇指數增強型,國內增強的手段不少,可以戰勝標的指數。 定投是最簡單的,比如每個月10日買入,很多機構都有定點買入的功能,可以說一勞永逸,每個月把錢放進去就可以了,不用思考點位的高低。
除了定投,還有沒有可以取得超額收益的方法呢?當然有。按照時間定投,沒辦法選擇指數的高低,如果指數在低位,同樣的金額,買入的份數更多,長期看,收益肯定更高。所以,還有一種方法,是選擇指數的位置。
選擇在2018年春節前,介紹中證500,是因為中證500中線下跌空間有限,也許接下來就是最后一跌,未來2-3年機會遠大于風險。 根據前面的估值計算,如果中證500跌10%的話,2018年底的估值只有22倍,這個位置和2012年的底部區間一樣了,可以說是性價比非常高的。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中證500什么時候能走強,以后還會不會大跌,現在能大量買入嗎?前面說了大概率的情況,但是實際指數怎么走,沒有人能夠知道。 在決定投資后,可以考慮把準備投入的總資金4等份,今年每季度的低點買入一份,然后就長期持有吧,等到高估值的時候再考慮賣的問題。
如果以年度為單位來看,投資的大方向不難,難的在于細節,比如具體什么時候大漲,還要跌多少這個不好確定。而大約位置和時間是可以確定的,按此方法賺錢也是可以確定的,要有大局觀。
|
|
來自: 煙雨朦朦az6bg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