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行業的競爭,從一顆好果子開始 2017年對于海南檳榔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據悉,短短四個月里,湖南檳榔企業就向海南砸下幾百億。這幾百億,都是沖著海南的好果子而來。不少檳榔企業感慨,現在想要收購海南的果子,是越來越難。 為何海南的檳榔受到檳榔企業的獨家青睞?甚至能引起一場對于檳榔原果的“廝殺”?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記者來到海南萬寧一探究竟。 何為“好果子”? 在檳榔界,有這么一句話,“天下檳榔看海南,海南檳榔半萬寧”。陽光充沛,是記者來到這片北緯18.8度的土地上的第一感覺。在綿延不絕的檳榔園里,你甚至能聞到飽滿的綠色果實里就快要噴薄而出的香味。萬寧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高達99%,富硒土壤面積占全市土壤面積的66%。獨特的水土優勢孕育出品質優越的萬寧檳榔。最先發現萬寧這些“綠色珍寶”的是湖南人。海南檳榔果形圓潤,果肉飽滿,纖維細膩,萬寧檳榔更是其中翹楚。湖南的不少檳榔企業一直把萬寧作為原材料供應地。記者來到萬寧的農戶家,比茶還先上桌的就是一盤盤檳榔。不過,如今萬寧待客的檳榔已不是以前那種用青蔞的葉子裹著石灰的檳榔果了,而是烘干后每一絲纖維都散發著濃香的檳榔干。萬寧檳榔,經歷過生吃,到煙熏加工,再到如今的環保烘干技術,已然由粗放向精細發展。如今的萬寧檳榔,采用綠色環保的烘干技術與冷藏技術,天生就卓爾不凡的萬寧檳榔經過后天的精細處理,以最健康新鮮的面貌運輸向全國。 檳榔行業的競爭轉向上游 我國的檳榔產業,從一把菜刀、一個盆子、一塊砧板的夫妻檔、小作坊,到如今的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不斷有企業為人所知又被淘汰,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最終形成如小龍王、胖哥、口味王、皇爺等一個個年產億元以上的大品牌。檳榔大佬們的競爭無處不在,在包裝上,精致的獨立裝、實惠的普通裝、高檔的鐵盒裝,各領風騷,各大品牌誓要將各個層面的市場收入囊中;在營銷上,戶外、電視、廣播、網絡,甚至冠名跨年晚會,檳榔行業敏感捕捉熱點;在加工上,健康、衛生理念被日益重視,有的企業甚至有了自己的檢驗室。不過,最激烈的競爭還是體現在原材料的爭奪上,尤其是海南每年百萬噸的優質原果,這是一場排他性的戰役,將海南檳榔收入囊中意味著首戰告捷。近年來中國檳榔市場銷量以每年平均20%-30%的速度增長,僅在湖南,2003年全省檳榔銷售額為13億元,而2011年達到50億元,2013年突破60億元。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全國檳榔食品銷售額為400億元,預計在未來5年到10年將有更加可觀的市場前景。“按照目前海南檳榔鮮果的供應量,至少缺口一半。”因此,每年9月份以后,檳榔的原果采購就開始硝煙四起。大企業早在一年前就已經與果農簽訂包銷協議,將優質好果瓜分一空,實力稍弱的只能提前一兩個月去尋找散戶果農“撿漏”。在激烈競爭下,2017年海南檳榔原果價格同比上漲33.1%,其中四季度的平均價格達18.9元/公斤,創近五年來新高。 收到海南檳榔果成為實力的象征 其實早在2000年左右,檳榔行業還屬于星星之火狀態,海南果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但隨著市場的擴大,競爭的激烈,實力不足的檳榔企業便逐漸被“擠出”海南,只能轉而采用價格更便宜、產量更高的越南果。經歷過市場的選擇與淘汰,還能屹立在海南島上的檳榔企業,也就是這個行業里的中流砥柱。2017年,口味王收購了海南全年檳榔原果的70%,剩下的30%則有胖哥、皇爺、伍子醉等檳榔大佬斬獲。這份成績單沒有讓湖南的檳榔企業就此停下腳步, “我們去年與萬寧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還在海南建立了兩家深度加工廠,就是為了保障優質好果子的供應。”口味王原籽收購負責人表示。 不過,不管檳榔企業是如何競爭激烈,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海南的果農。種了一輩子檳榔的王師傅喜上眉梢:“青果最高時賣到10.8元一斤,干果最高時賣到40元/斤。”在加工園上班的東澳鎮安置區村民李海梅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個月工資3000多元,算上公司各種福利,這一年她賺了4萬多元。“除了給供小孩上學,還能有點存款,日子越過越好。”。 如今的萬寧成為炙手可熱的檳榔產地,擁有檳榔初加工的農戶、合作社和小微企業共有262家,建設的檳榔烘干環保設備達8600多臺套,和檳榔行業的競爭可謂是相輔相成。檳榔行業正在成熟,還將有越來越寬廣的市場和越來越多的入局者,而萬寧這樣的優質檳榔產地還將見證怎樣的競爭風浪,著實令人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