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編說 做過管理的人都會覺得:領導是一門藝術。靠自上而下的賦權領導很難獲得下屬的認可,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非凡品質卻能夠贏得信任和尊重。 作為校長,最重要的領導力品質是哪些?怎么樣才能判斷你對學校對教職工的領導是正向的?一起來讀讀看今天這篇文章。 文| 汪正貴(北京十一學校分校校長) 01 領導力的本質是感召與追隨的關系 ????? ???????李希貴校長說過,教育學是關系學。其實管理學也是關系學。《領導力》中的這句話,我覺得特別好:“領導力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那么我們怎么來理解這句話呢? 領導力是一種關系,我理解本質上是在說你憑什么領導別人,別人為什么會追隨你。領導力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感召與追隨的關系。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很多種,比如說利益關系,權利關系,情感關系等,不同的關系基于不同的基礎。利益關系基于共同的利益,權力關系基于權威,情感關系基于情感,那么領導力這種關系就是基于信任與追隨的關系,它的基礎就是信任。 領導力是一種感召和追隨的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對話關系,一種平等的關系,那么這種追隨一定是自愿的追隨,不是任何外部附加的力量,不是靠權力也不是靠利益,它是靠你所具有的品質,因而具有感召力。 所以,作為校長,你憑什么領導別人,一定是你身上有一種品質,讓人覺得值得追隨。這種品質是什么?有研究表明,受人尊敬的領導者最重要的20種品質的前四項分別是:
而這四個方面的基石是信譽。 我個人的理解,領導者的品質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給人以信任感。被人信任,首先你這個人要很真誠,很真實。如果你很虛假、虛偽,言行不一致,對上級跟對下屬不一樣,你就不是一個真誠的人,不是一個真實的人,就很難被別人信任。其次你要有能力,有勝任力。你在這個崗位上,能把事情做好。真誠,真實,加上有勝任力,就可以贏得別人的信任和認可,這是影響力的基礎。 第二要給人以方向。所謂領導力,或者影響力,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究竟要往哪兒走,我們要到什么地方去。領導一定要描繪這樣一個愿景,給人以方向感。“領導力就是帶領他人和組織到達從未到過的地方,做他們從未做過的事情。” 第三是給人以動力。校長要能夠把人激發起來,做教師們的發動機。激勵是領導的核心。把人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調動出來是一種能力,是校長領導力的一個很核心的部分。 第四是成就他人。你要培養人,給人增值。你的下屬跟著你,能得到發展。不僅僅是使用他,也是在培養他,成就他。當你培養人,成就人的時候,他必然成為你的追隨者。 02 領導力一定不是職位賦予你的影響力 我認為管理主要是使用人,領導主要是培養人,“偉大的領導者是把自己的下屬鍛煉成他們自己的領導者。”李希貴校長認為,領導力就是將下屬培養成領導的能力,與之暗合。 所以,在學校中,當你的副校長、中層干部、普通教師跟著你獲得了成長,你就是在培養他們,成就他們,在幫助他們創造自身的價值。這個時候,你就獲得了比較大的影響力。 總而言之,我們說領導力是一種關系的時候,我們是在說什么呢?是說你作為校長,你憑什么領導別人?顯然不僅僅是因為你的職位,因為你是校長,你就可以去領導別人。這只是職位賦予你的影響力,這不是真正的領導力。 除了職位賦予你的領導力和影響力以外,第二就是人際關系。你和老師們、下屬們處得很好,人際關系不錯,贏得了別人的認可,這也是一種領導力,一般把這叫做人際領導力。 更上位一點的是專業領導力。作為校長你能在教育教學和管理方面做得很好,老師們跟著你,能夠取得成功,這叫做專業領導力。其實就是讓人家很信服,佩服你,因而追隨你。 最高的是文化領導力。你能給人方向感,你能培養人,你能夠激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無形的也是最有力量的一種影響力。當然這些方面的基石是信任,人家相信你、信任你,這是良好關系的基礎。 所以校長們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別人聽我們的,僅僅是因為我們是校長嗎?假如我們不是校長,我們有什么樣的影響力呢?因此,當我們談領導力是一種關系的時候,并不僅僅是說我們要處好人際關系,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別人信服,你能幫助別人,成就他人,培養他人,別人會發自內心的追隨你。 正如杰克?韋爾奇所說:在你成為領導之前,成功只和自己的成長有關。當你成為領導之后,成功和別人的成長有關。 ??????? 文章來源 | 轉載自校長高參(myed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