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只算統一全國的開國皇帝。秦朝開始: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晉武帝司馬炎、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臨(因為皇太極沒有能夠完成統一,所以挑選福臨)。 如果把這幾個都放在同一個時代里,誰最有可能完成統一。既然都在同一個時代,那他們擁有的資源就應該相同,不然一定是資源多的贏得最后的勝利。 在資源相同的情況下,那就要排除,秦始皇、司馬炎、楊堅、李淵、忽必烈和福臨。 秦始皇因為秦國勵精圖治多年,到秦始皇時期,國富力強,秦軍裝備精良,所以秦始皇能夠保有天下。在相同的戰力的情況下,秦始皇不可能完成統一六國的大業。同理司馬炎、忽必烈、福臨也是這種情況,所以排除。楊堅和李淵比較特殊,同為關隴門閥。因為三國時期魏國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以致其后幾百年都是門閥貴族掌控天下走向。隋煬帝楊廣想要削弱關隴門閥,卻被李淵為首的關隴門閥打到,可見當時天下走向由關隴門閥掌控。所以楊堅和李淵因為有絕對的優勢而得天下,所以也在排除之列。 這時只有劉邦、劉秀、趙匡胤、朱元璋四人。 這幾個人能力都很高。要想擊敗對方必然需要時日,所以趙匡胤排除,只活了50歲,時間太短,沒有辦法統一千年一遇的強敵。接下來排除劉秀,劉秀奪取天下的運氣成分太高,昆陽之戰,不到2萬擊敗了王莽42萬大軍,后來恰好被派到河北之地,又恰好河北之地豪紳爭向依附。如果面對劉邦和朱元璋,估計不會有這種情況,靠實力不能依靠運氣。 終極對決劉邦PK朱元璋 兩個人都是逆襲王者,都是從社會底層一路摸爬滾打,最終完成逆襲,成為了一代帝王。這兩個人PK,我認為是朱元璋最后會贏。首先是劉邦面對項羽多次失敗,和項羽對戰的時候,兵力往往都是多于項羽,而朱元璋不同,對陣陳友諒,兵力弱于陳友諒。對陣北元,也沒有更強的優勢,而且朱元璋一直采用的是“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實在不能打仗,就一定會僵持下來,那么朱元璋可是這一方面的專家。所以最終獲勝的有可能是朱元璋。 這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扯~淡。看完就得記得點贊呀。 |
|
來自: 昵稱38542489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