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的發生越來越多,而滑膜炎的發生并沒有年齡、部位的限制,而是在任何年齡階段和任何滑膜關節都可能會發生。其中膝關節滑膜炎尤為突出。它是一種無菌性炎癥,引起膝關節滑膜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關節老化變形和運動性創傷導致關節液無法正常調節潤滑,使關節之間產生硬性碰撞,從而刺激神經,產生嚴重的疼痛感。膝關節是人體關節中面積最廣、最復雜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關節負重大、運動多、最易受到損傷。滑膜主要分布關節周圍,與關節腔相通,分泌潤滑液潤滑關節。 滑膜炎的癥狀1、關節疼痛:早期滑膜炎的癥狀就是疼痛,可伴有輕度腫脹,患者在走路時,關節有彈響,上下樓或是在用力時關節會疼痛或有不適感?;ぱ谆颊卟荒荛L時間走路或進行其他關節運動,否則會有發熱、發僵的感覺,疼痛也會加劇,休息一段時間后疼痛會得到緩解。 2、關節腫脹:中期滑膜炎的癥狀以關節腫脹為主,相比初期疼痛較輕,對膝關節滑膜炎患者而言,做下蹲或膝彎曲動作時,膝蓋會有明顯不適感,個別患者會出現肌肉萎縮。過度運動后,滑膜炎的癥狀會有所加重,關節積液也會增多;長時間走路后,腿部會有酸脹感。滑膜炎的癥狀還具有晨輕夜重的特點。 3、關節活動受限:晚期滑膜炎的癥狀加重,關節疼痛、腫脹加重,積液明顯增多,并會伴有骨質增生、關節游離體,走路時容易出現關節交鎖現象,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有僵硬感。 滑膜炎發病后帶來什么危害1、滑膜炎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寒冬時節或者天氣變化無常時,如果膝蓋受涼或受創,很容易患上或加重膝關節滑膜炎,即膝關節積水。如果膝關節受到急性創傷或者慢性勞損時,都會引起滑膜損傷,導致膝關節腔內出現積血或者積液。 2、有些患者因為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失去平衡,出現嚴重的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這樣就會出現產生積液,表現出來就是腫脹。 3、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部分患者會出現功能性障礙。一旦關節在外力作用下導致滑膜損傷,很容易遭受風寒等入侵,這樣會直接影響滑膜液的分泌。滑膜液分泌不足時關節就會出現疼痛僵硬,最終表現為功能性障礙。 4、部分患者會表現出活動障礙,甚至不能下蹲彎曲,也不敢使勁,遇到寒冷、勞累以后還會出現疼痛,上下樓梯時疼痛加劇,同時還會有咯吱咯吱的響聲。 滑膜炎的治療方法一、中藥外敷法 1、可將花椒與腌漬鹽(大粒鹽)按照1:1比例裝入純棉布袋中制成花椒鹽袋,將花椒鹽袋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后,直接敷于患膝,每次30分鐘,早、晚各1次覺。還可以把花椒酒倒在手上使勁揉搓腿,發紅發熱,不停地拍打,直到把膝蓋疼痛的地方都拍打紅,熱乎乎的感覺。再敷上一個熱水袋,用毛巾包住,不要燙到,敷一端時間有明顯的效果。 2、白芥子60(微炒)、蔥白30、生姜30一起搗爛,外敷膝部,2--3天換藥一次。大部分3--4次就有好轉,效果非常好。 3、梔子,也叫山梔,大概半斤左右,磨成粉,用白酒和成泥狀,敷在膝蓋處,然后纏紗布,怕滲漏可以纏一層保鮮膜。每晚睡覺時敷好,白天取下,連敷七天,也可視輕重程度延長。 二、膏藥貼敷 歷代醫家均崇尚“外治之理即為內治之理”,膏藥即是內病外治方法中最常見、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種,它避免了內服藥物的毒副作用,至今已流傳幾千年。清代的徐大椿曰:“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活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服藥尤為有力。 膏藥貼敷療法是指選擇純中藥制劑的膏藥貼敷患處及相關穴位。膏貼的藥力能直透皮下的骨質,通過中藥連鎖生化反應使椎體軟組織突出物(78%都是水分)失水萎縮體積變小,直至溶解消失,從而解除對神經的壓迫,促進功能恢復。同時還能抑制鈣化增生的發展,并能松解血管韌帶的粘連,消除無菌性炎癥,促進軟組織吸收養分,彈性增強,最終達到消除癥狀、解除疼痛、徹底康復的目的。
所以治療滑膜炎主要是調理微循環系統,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癥也就解除了,積水期間盡量不要勞累,減少抽液注射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中醫膏藥療法。原理:膏藥外敷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滑囊內液體吸收,使之重歸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達到消除滑囊內滑膜炎癥而痊愈的。 |
|
來自: 小濤o5saxiinuo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