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學(xué)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藥用。 【甘草的五大功效】 1.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jié)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后者,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 2.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nèi)服或外敷,或配伍應(yīng)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nóng)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fēng)水煎服。 3.用于氣喘咳嗽。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yīng)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風(fēng)熱咳嗽、風(fēng)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yīng)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 5.用于調(diào)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diào)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diào)和諸藥。 【甘草服用方法】 如配方用,就煎服。如單一味甘草,就每天開水泡3--5克服用即可。 甘草的功效是: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diào)和諸藥 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黃;心悸氣短;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臟躁;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癰瘡腫痛;小兒胎毒;及藥物、食物中毒。 【食用禁忌】 甘草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例如,甘草可治療咳嗽、痰多、胃痛等,但是甘草屬于藥物,在食用它時還是應(yīng)注意以下事項: 1、 甘草不宜長期食用:草不能夠長期服用,否則腸胃健康會變差,同時也很容易出現(xiàn)對這種中藥材上癮的情況。 2、 甘草不宜過量服用:過量的服用甘草容易對身體產(chǎn)生危害,甚至于出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停止的癥狀。因此,小編提醒大家,服用甘草一定要注意適量,兒童服用甘草一定要減少用量,最好咨詢醫(yī)生。 3、 甘草過敏人群禁止服用:如果對甘草過敏,一定要禁止服用,否則可能會造成嚴(yán)重的后果。小編提醒大家,第一次服用甘草時,一定要對身體進行過敏試驗,再服用。 4、 不適合和甘草一起服用的藥材:甘草不可以和止咳藥物、強心藥物以及降血壓藥物等一起服用,避免對身體造成嚴(yán)重后果。甘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止咳效果,如果和其他的止咳藥物一起服用,那么會嚴(yán)重損害呼吸中樞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