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白勞 所屬經絡經外穴 主治《中國針灸學》落枕,瘰疬,咳嗽,哮喘,頓咳。 《腧穴學》楊甲三等主編 百勞 【位置】 在大椎向發際二寸點記,將其二寸中折,墨記,橫布于先點上,左右兩端盡處 是。(《集成》)【取法】 正坐,頭微前傾,或俯伏,于大椎穴旁開一寸,再直上二寸處取穴。(圖2-103)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頭夾肌中;有枕動、靜脈和椎動、靜脈;布有枕大神經、枕小神經 分支。 【主治】 骨蒸潮熱,盜汗自汗,瘰疬,咳嗽,氣喘,頸項強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文獻選摘】 《資生》婦人產后渾身疼,針百勞穴,遇痛處即針,避筋骨及禁穴。明下 云,產后未滿百日,不宜灸。 標準定位《中國針灸學》大椎上二寸,督脈旁開一寸。 《快速取穴彩色圖解》正坐或屈肘俯臥位。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者即是第7頸椎棘突,從該椎體直上3橫指,再旁開拇指1橫指處,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中國針灸學》直刺0.3~0.5寸。可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