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菜花 來源丨老板企業家智庫 laobanqyjzk ![]() 01 普通人和功成名就最大的差距在于自律與否。 信誓旦旦的說自己想要減肥,在健身房辦了年卡之后,只去過一次就不去了。 深知熬夜會造成怎么樣的惡果,卻控制不住自己,日復一日玩手機玩到半夜。 鬧鐘響了十幾遍就是不愿意起床,因此遲到也是常有的事。 本來想回一個重要客戶的信息,結果一看到八卦就停不下來,信息也忘記回了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眼熟,它們就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命里,這些看似沒什么的舉動都反映了我們的不自律。 我們常把這些行為歸結為“偶爾的放縱”“適當的休息”,總之總有借口讓我們心安理得的不自律。 有人說,某些人能成為富甲一方的土豪,或者成為叱咤風云的商業奇才,又或者成為落筆如有神助的天才作家,他們的成功主要是依靠天賦和機遇。 可是天賦是有限的,如果把某一項愛好當成職業,就不可能僅僅依靠天賦來支撐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足夠的膽識也無法抓住改變命運的機遇。 閱讀了一些名人的故事之后,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擁有自律的人生。而這可能是他們與普通人最大的不同。 ![]() 02 美國的前總統羅斯福曾這樣說:“把一個人與他人區別開來的品質之一——也即使一個人實現理想,而使另外一些人陷入平庸之泥潭的關鍵——不是天賦,不是教育背景,也不是智商。它是一種自律能力,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沒有它,即使是最簡單的目標,看上去也可能就像白日做夢。” 做夢誰都會,這年頭大家都有點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可是實現的人卻很少,他們未必沒天賦,沒運氣,但是可能不具備為了理想吃苦的自律精神。 日本的著名后現代主義作家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里展現了他令人驚嘆的自律生活。 在很多人的眼里,作家是不修邊幅的,酗酒抽煙,房間亂糟糟的,但是村上春樹卻很不一樣,他的生活就是自律的典范。他每天都的4點起床,9點入睡,就算是靈感來了也不能改變他這一生活習慣。和多數作家不同,他每天只寫10頁,每頁400字,就算是寫到興頭上,只要一寫到4000字他就不會再繼續寫下去。他29歲開始寫作,曾經有一年因為寫作,很少出門,生活極度不規律,那一年讓他身體吃不消。因此,他意識到擁有健康的身體對于自己而言很重要,他開始堅持鍛煉,每天堅持跑10公里馬拉松,至今已經堅持了幾十年。 在他的家里,1萬張黑膠唱片整整齊齊的擺在柜子上,鉛筆會按長短歸類好,他對自己的管理滲透到了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里。 正是因為他的自律,所以村上春樹沒有成為日本文壇上曇花一現的奇才,卻成為了名揚世界的常青樹。關于他的自律,他這樣表示,當自律變成一種本能的習慣,你就會享受到它的快樂。 美國第26屆總統羅斯福23歲開始堅持看書和寫作,直到生命盡頭都沒有停止。 八十幾歲的巴菲特,每天都堅持早早起床,閱讀財經報紙。 彭于晏是易胖體質,為了保持好身材,無論多忙他每天都堅持鍛煉和節食。 ![]() 03 你看出來了嗎?他們的人生不會失控,因為他們很自律。 他們不會因為今天的晚飯很香就忘記自己在減肥,也不會因為手機很好玩就改變自己長久以來堅持的生活習慣,也不會因為工作很辛苦就自暴自棄,也不會任性的賴床。 低級的感官刺激固然讓我們快樂,但是這種快樂轉瞬即逝的。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挑選一批四歲的兒童進行試驗。 他讓教師端來一盤棉花糖放在教室里,不過孩子們想要吃到這塊棉花糖要等老師回來,老師離開教室,棉花糖留在教室里,結果有三分之一的小孩根本不管老師怎么說,立刻拿走了棉花糖。 等到這批小孩高中畢業的時候,心理學家又對他們通過學業成績、社交技能和受歡迎程度進行了比對,結果證明能夠等到老師回來再拿棉花糖的小孩比起立馬拿走棉花糖的小孩更出色。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因為自律我們可能失去一些即時快感,比如和朋友唱歌看電影的愉快周末,但是通過自律獲得的延遲快感,卻讓我們對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菜花 聲明:本文屬于老板企業家智庫(ID:laobanqyjzk)原創文章,轉載請后臺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