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拍好一張風景照,可是又總是覺得哪里不對勁。風景照看似簡單,其實想要拍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畢竟風景一直在那里不會走,任何人都能拍,想要從眾多的照片中脫穎而出拍的比別人好就得多動點兒腦筋了。 覺得不好的可能性有多種多樣,有的是顯而易見的錯誤方法,而有些卻是個人微妙的感覺。通常來說,我們覺得一張照片不那么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盡管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個人特點在里面,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在風景攝影中顯而易見會犯下的錯誤。 1、水平線不平 Photo by Everaldo Coelho on Unsplash 雖然說任何規則都不能作為定式,但是對于大部分風景攝影作品來說,只要不是特殊的拍攝需要,還是應該要盡量保證水平線和畫面的上下邊框平行。有些時候我們拍攝的角度可能會稍微有一些歪,并不是直接面對水平線取景,就容易拍出傾斜的水平線,看小屏幕可能沒有什么感覺,但是一旦放大,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明顯的顯現出來了。 在拍攝的過程中,還是應該注意觀察遠處的地平線。好在現在很多的數碼相機都有電子水準儀,我們可以直接在屏幕上面觀察我們的相機擺放的是否平衡,在拍攝的時候直接對準就好了。 2、離得太遠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拍攝風景要用什么鏡頭?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廣角鏡頭。這沒什么錯,廣角鏡頭能夠收納更多的內容,讓更廣闊的風景都被拍進畫面之中。 但是有一點,收納的越多內容也就會越雜亂,對于元素的布局的控制的要求也就會越高,一不小心就會讓畫面陷入一種無序的錯亂,對于構圖來說也會變得很困難。 最近看布列松的一個訪談,里面提到了他經常會隨身攜帶的鏡頭,作為街頭攝影大師,除了常規的 50mm 和 35mm 鏡頭之外,他還會隨身攜帶一支 135mm 的鏡頭專門用來拍風景。按照他的話說:
其實在每一個廣闊的風景之中,都會有一個遠景中包含很多細節等待被用長焦鏡頭去拍攝,長焦鏡頭除了可以幫助排除畫面中的干擾元素之外,還能夠通過壓縮景深讓背景和前景之間更加靠近也拉近背景和觀看者之間的距離。 3、曝光 Photo by Alysa Bajenaru on Unsplash 在拍攝風景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可能就是我們對著近景測光,導致天空部分過為明亮導致曝光過度出現死白,怎么拉都拉不回來,失去了天空的全部細節。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有幾點要考慮的,第一就是你的相機的動態范圍,第二就是盡量拍攝 raw 檔以保留細節,這樣可以在后期中盡可能拉回來。 如果相機動態范圍實在不足那就只能多次曝光再用 HDR 來合成,但是 HDR 的時候要小心尺度,不然過頭就會讓照片失去真實感。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使用漸變 ND 濾鏡擋住天空部分來曝光。 4、沒有中心 Photo by Luca Micheli on Unsplash 這里的中心不是畫面的中心,而是畫面的主題。很多新手沒有主題的概念,看到風景好看就直接拿起相機來拍了,但是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整個畫面都是平平絲毫找不到有特點的地方,這樣的照片自然也就不會吸引人了。 當我們將三維的美景轉換為二維的畫面的時候,一定要找準一個可以讓觀看者一眼就鎖定的點,不僅僅是風景攝影,在街頭攝影人像攝影等等很多攝影形式之中,主題的放置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主題可以用主體來表達,主體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突出,可以讓觀看者順利的將視線由主體延伸到整個畫面之中。 5、忽略前景 Photo by eberhard grossgasteiger on Unsplash 前景的表達同樣重要,前景的意義在于引導,同時也是一個對比,通過前景的對比來凸顯出背景。 前景可以是平坦的草地,可以是鮮花,甚至是附件的一幢小屋,通過前景,我們可以將視線直接延伸到背景之中。 |
|
來自: 寧靜致遠jgpt2g >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