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商教育的魔法 2018年8月4日,由蘇州市教育局、蘇州市文明辦、蘇州市婦聯、團市委、市關工委聯合主辦的2018年“蘇州家庭教育名家大講堂”第三講活動在蘇州市實驗小學校拉開帷幕。 心理學者、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博士受邀來蘇,和現場500多名聽眾及線上直播平臺的近7萬名位家長和老師們一起探討“家庭情商教育的五個魔法”。 本次講座由蘇州市教育局德育處邢華副處長主持,蘇州市教育局李婧娟副局長出席并致辭、文明辦、婦聯等相關領導出席并聆聽講座。 張怡筠,著名心理學者,情商教育專家,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張怡筠博士自1996年開始研究情商,研究所任教11年;是第一位以中文寫作情商專業書籍的心理學者。 張博士也是活躍于媒體的心理學專家,被媒體譽為“心靈魔法師”:曾任央視“開學第一課”,湖南衛視“變形計”,東方衛視“幸福魔方”,上海電視臺“心靈花園”等節目之心理顧問/嘉賓主持。全國首檔兒童情商教育節目《情商魔法課堂》的總策劃及嘉賓主持 。 近年來,近年來,張博士專注于幼兒及青少年情商教育,是“卡卡幼兒情商力” 創始人,“卡卡幼兒情商力”2-6歲幼兒情商分齡教育體系 創辦者、《卡卡親子情商玩具》系列總策劃、“【情商教練】父母課堂” 創辦者、“張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營”創辦者、“青少年情商魔法課堂” 創辦者。 講座現場,張博士圍繞“家庭情商教育的五個魔法”的主題,從以下三個方面講述,如何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1、家庭教育,父母究竟該教什么? 2、AI時代來了,孩子如何贏在未來? 3、如何培養內心強大,能快樂成功的孩子? 家庭教育,從情商教育開始 已經研究情商20多年的張怡筠博士從2007年開始關注孩子的情商教育,希望用畢生的精力把科學有效的情商培養方法整理出來,幫助孩子成長。 她說:“人生是總量管理,很多人長大了,可是心理能力卻沒有完善。如果一個人有情商能力,生命中許多的痛苦完全可以避免,人生苦短,少一分時間痛苦,就多一分時間幸福。” 演講開始,張博士問在場的家長們:對孩子的未來,是否希望他們健康成長、快樂幸福、學習優秀、事業成功? 爸媽們打算做些什么,可以真的幫助幫助孩子有能力快樂,擁有美好的人生? 張博士說: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先成“人”,然后成“人才”,而情商是關鍵。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的工作成就,情商的影響是智商的2倍及以上。一個人的幸福能力與心理能力有關,這些能力都與情商能力有關。 情商其實是一個人自我理解情緒,自我管理情緒,理解他人情緒,創造共贏人際關系的能力。 張博士還特別指出:最新的EQI專業測評量表顯示,情商力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成績,正因為有中高考,所以情商才更重要。情商教育非應試教育的對立,而是重要的輔助。 因此,家庭教育要從情商教育開始。 AI時代來了,孩子如何贏在未來? 既然情商教育如此重要,那要如何開展呢?現在,人工智能時代大幕已開啟,未來人類的許多工作都會被AI取代。還用過去的眼光,做現在的家庭教育,如何幫助孩子走進未來?面向未來,教育該如何改變? 爸媽的育兒觀,不該輸在起跑線上。未來學者尤瓦爾.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教授曾在《未來簡史》中提供了他的洞見和觀察:“在人工智能的未來,人類必須緊守 情商 和 韌性,才能贏得與機器的戰爭。” 在全人類的現在,情商是人生快樂成功關鍵;在AI來臨的半人類的未來,情商是更珍貴的競爭力。 而幼兒期的情商能力,影響孩子未來的成功與幸福。 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在對1000多名幼兒追蹤了30年的研究后發現,4歲左右的孩子如果有好的自控力,他們長大后身心明顯比較健康,學習比較好,人際關系較好,收入都明顯比較好。幼兒時期的自控力高低,和孩子未來數十年的發展狀況有明顯正相關。 所以,幫助孩子面向未來,情商力培養很重要。張博士還說,研究情商20年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一輩子會不會快樂,會不會成功,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情商。 張怡筠博士及研發團隊研究多年,原創了幼兒情商力分齡發展體系,并將“幼兒情商力”,定義為幼兒在面對生活及學習所需要的心理勝任力。 圖為張怡筠幼兒情商力分齡發展體系 研究過程中還發現2-6歲,情緒認知、憤怒管理、自信等一些情商力進入啟蒙關鍵期。
新世紀來臨,爸媽們的家庭教育新目標應該是:培養(新三好孩子),即情商好,習慣好,身體好。 為了培養“新三好”孩子,爸媽們最重要的角色,是做孩子的情商教練。所以,情商教育要從小開始。 如何培養內心強大快樂成功的孩子? 如何做孩子最好的“情商教練”,培養孩子面向未來世界的能力?張博士提供了以下五種方法: 01 魔法1:了解情緒的“大腦密碼”,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張博士舉例說,有的爸媽很苦惱,自己各方面很優秀,教育孩子卻感到很辛苦,為什么有的人能輕松做爸媽呢? 張博士認為,孩子的“不聽話”,是因為爸媽不會說話,不會在合適的時候說他聽得懂的話。那么如何在合適的時機說孩子聽得懂的話,張博士展示了情緒的“大腦密碼”: 情緒的“大腦密碼”圖中最核心的部位是杏仁核,即情緒“總司令”,能產生情緒,識別情緒和調節情緒。當孩子脾氣起來以后,情緒一下子上來了,就再也聽不到爸爸媽媽說話了,爸媽這個時候再怎么說話,效果都是很有限的。那些輕松當爸媽的,會知道一個黃金法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意思是先處理心情,先讓孩子安靜,再去講道理。 所以說,情緒是本能,情商是本領,需要后天培養學習。了解這一點,家長多去了解孩子,和孩子溝通就會容易得多。 02 魔法2:情緒溝通,說情緒,而非做情緒 當孩子哭鬧有情緒的時候,爸媽應該怎么做? 張博士支招,爸媽要幫助孩子說情緒,而不是做情緒。斥責,壓抑孩子的情緒,反而會適得其反。 如何讓孩子“說”情緒?張博士支招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指認和表達的方法——“映"對之道,分為三步驟的做法: 1.反映對方所說內容2.反映對方內心情緒 3.替換情緒化字眼。 爸媽的情緒狀態,定義了孩子該有的情緒狀態。當孩子有情緒時,爸媽要會“猜”孩子的情緒,幫孩子主動說情緒。這一點對3歲以上,甚至青春期的孩子都可以有巨大的憤怒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 03 魔法3:鍛煉孩子的自控力 情商教練有哪些類型呢?張博士用一個案例引出并詳細講解了“鴕鳥型、老虎型、綿羊型、袋鼠型”四種情商教練的類型。 同時指出以上四種類型都不是特別好, 推薦的是“牧羊犬”型的情商教練。 她說,“牧羊犬”型的情商教練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八個字:“接納情緒、設立規矩”,幫助孩子找到情緒解決方案。 運用到自控力上,有以下三個原則: 1)自控力的三要素 知道要做什么,能做該做的,不該做的能不做。 2)父母以身作則 該做就做 3)制定家規,堅定執行 家里應該有詳細的家規,比如:多久才能買玩具,多就玩ipad,多久可以吃糖等等.....因為有了規矩,才能有遵循的原則。 04 魔法4:讓孩子成為抗挫折高手 張博士認為成長比成績重要,家長更應該在意心情,而非只要求孩子的成績。對于孩子而言,每一個挫折,都是一份禮物。 遇到挫折,真正的樂觀高手什么樣?張博士向家長們介紹了自己的獨門秘笈——好學又好用的“樂觀三部曲”!通過簡單的三個步驟,讓孩子的樂觀指數能迅速提升。 第一步,“幸虧沒有更糟”:想想看,更糟糕的狀況會是什么。 第二步,“我最喜歡的是”:找找看,這個已發生的狀況中,我有什么值得欣喜的地方嗎?我有什么重要的收獲和啟發嗎?( 每件事都有兩面性,讓我們用智慧的雙眼來看看事情的積極面是什么。) 第三步,“我要利用這優勢”:行動吧,趕緊利用第二步發現的積極面,借力使力,制定你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心境決定命運,爸媽們常常練習“樂觀三步曲”,幫助孩子培養樂觀思維的能力,讓孩子成為抗挫的樂觀高手。 05 魔法5: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 有自信的孩子比較能夠把握機會展現自我,愿意全力以赴完成任務,和別人相助和諧自在,對日常生活更顯得興趣盎然。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張博士提供了3種做法:表揚特質、批評行為、放手讓孩子鍛煉能力。同時鼓勵爸媽不把孩子和別人做比較,鼓勵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勝利。 情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面向未來,情商是很重要的未來勝任力。在講座的最后,張怡筠博士祝愿每個孩子都能有幸福力,自信快樂,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如果您想查看講座的完整視頻,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