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鎮館之寶
高善穆石造像塔:是十六件館藏國寶之一。此塔曼黑色玄武石雕成高44.6米,發愿文中有北涼承宣元年這一確切記錄,是我國最早的、最珍貴的佛塔實物之一。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和民族,當外來的宗教,文化滲入時便失去了自我文化的根。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儒教,有自己的宗教——道教,我們在不失自我的基礎上敞開博大的胸懷,吸收外來、兼容并包,此塔就是儒、釋、道三合一的。
國家級文物



2

3 這個原物外展了,是國寶
工作人員告訴我和下面這個很像

復制的135窟

一佛二第子像
麥積山石窟 西魏?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佛像的雕塑表現出寫實技術,給塑像注入了明顯的人物性格。一佛二弟子不僅能分辨出兩個弟子的長幼,而且人物性格也溢于表面。老者是大弟子迦葉,老成持重,少欲知足,以苦行著稱。少者阿難聰慧機敏,因長于記憶被稱為“多聞第一”

左 泥塑立佛 麥積山石窟 北魏
由 菩薩立像
麥積山石窟 北魏
復制
國家級文物
敦煌藏經洞遺珍
報父母恩重經變圖:是國寶級文物,存世僅兩幅,一幅被斯坦因劫走,現存于倫敦大英博物館;這幅被王圓箓送給當時的敦煌縣令,解放后由其子捐獻給甘肅省博物館。此圖為北宋、有淳化二年題記。中間是經變故事,從左到右以連環畫的形式敘述母親十月懷胎不易,父母養育兒女的艱辛,褒揚了孝子,鞭撻不孝。
國寶級文物

6
鎏金銅十一面觀音像:十一面觀音是觀音33種相法之一,有五層、八臂、十一面,降服十面羅剎而幻化十一面。此像鑲嵌紅寶石、綠松石,是藏式造像中的極品

7 水月觀音
唐代
水月觀音因姿態為坐著看水中之月的形象而得名,是唐代畫家周昉最早創作了水月觀音。這尊唐代的水月觀音金銅造像,端顏挺姿,面相飽滿,頭微微的前俯,右手臂放在抬起的右膝蓋上,左手支撐上身,左腿曲駐在腳下蓮花上,嫣然一幅自在隨意的形象,已褪去了宗教神秘的面紗,涌現人性化的特點。

8 水月觀音像

9 五代彩繪木緣塔
10
三面六臂馬頭金鋼銅像
清代

11
四面金剛銅頭像 清代

14

15
綠釉彩陶塔
金
“莊嚴妙相”是佛教用語,意為功德深厚、形象華美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