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一年,莽瑞體做了東吁王,緬甸從此進入鼎盛期。 此王朝跟明朝同時,并且大明已走下坡路。處于上升時期的東吁,對富裕的的我國,垂涎三尺,居然打起了我國的主意。 東吁跟我們的云南接壤,從洪武年間,東吁跟我國就時有沖突。元朝落敗時,其剩殘的軍隊敗退到邊遠地區(qū),殘兵游勇集結在中緬邊界。皇上派兵征討,把這些隊伍壓制到國界線。最后這些殘兵越過國境,進入東吁。蒙古人從此退出中國的政治舞臺。 莽瑞體執(zhí)政期間,只是覬覦富饒的大明朝,跟明朝的沖突規(guī)模都比較小,帶有試探性質。到了莽應里執(zhí)政期間,跟我國的沖突開始升級。他的胃口比以往的東吁王都要大。他派出幾萬軍隊進攻我國,而且居然攻城略地,攻占了不少土地。 當時的明朝雖然開始衰落,但是再弱也比東吁強大得多,一個泱泱大國豈能任由一個偏遠地區(qū)的小國逞兇。于是朝廷派兵迎敵。東吁軍隊不是對手,很快敗退回去。 夜郎自大的東吁王,卻不服輸,之后又多次派兵進攻云南,卻沒有一次得手。他們傾全國之力組織的一次次進攻,連我們邊遠地區(qū)的一個省份都沒有打過去。由于窮兵黷武,反倒耗盡了力量,終于引發(fā)內(nèi)亂,被一個叫雍籍牙的人奪了江山。東吁王朝從此在緬甸歷史上銷聲匿跡。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歷史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