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創業公司的項目經理。最近有一個問題深深的困擾著我,讓我一度想要放棄這個職位,另謀出路。究竟是什么問題呢?聽我慢慢說來。隨著IT產業的蓬勃發展,行業間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有時候跟客戶簽好合同,訂好業務后,過了一段時間,用戶需求變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們開發這邊框架都搭建完了,代碼都寫差不多了,客戶的需求,可能我們現有框架根本滿足不了,我們要不要改? 改的話,首先不能影響客戶的交付日期,但是這樣勢必會讓開發團隊,大量的加班,引發團隊的不滿;不改的話,就會影響客戶的心情,客戶覺得我就改這么一個小需求,你都不給我改,以后還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但是用戶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個小需求,可能會影響最開始設計的框架。身為項目經理的我,真是兩頭為難。 ![]()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敏捷開發。簡直就是黑暗中的一縷曙光,讓我找到了堅持下去的方向。后來,我了解到,有我這種問題的項目經理比比皆是。原來現在,因為科技的迅速發展,市場的需求也瞬息萬變,很難再像以前一樣實現產品需求的明確且完整的收集。另外,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對于所定義功能的可實現性也面臨著多重不確定性的因素。 當需求的不明確性和工程實現的不確定性均超出一定范圍以后,呈現出復雜系統的特征,傳統的瀑布開發模型便不再實用。敏捷開發方法便應運而生。 ![]() 那么敏捷跟傳統的瀑布開發模式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呢? 敏捷開發的一個核心思維模式的轉換便是:從瀑布式開發所代表的“Fix Scope,Flex time”(固定范圍,彈性時間)轉向“Fix time,Flex Scope”(固定時間,彈性范圍)。在市場變化和技術變化的背景之下,既然市場需求和產品定義所代表的“范圍”無法實現固化,因而無法確定應該投入多少資源來完成,那不妨固定好已有資源的,以資源為約束,實現“范圍”的最大化實現。因為從“計劃驅動”轉向為“價值驅動”。 ![]() 現在解決問題的方向有了,可是怎么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呢?我用我們團隊一直在使用的華為敏捷開發工具作為例子,簡單介紹一下,作為一個項目經理,在項目管理上如何通過華為軟件開發云實現敏捷開發。 首先,登錄進入華為軟件開發云的主頁面,就能看到當前的所有項目,以及項目中所包含的所有的工作項,以及各個工作項的狀態都一目了然的顯示出來。 ![]() 然后進入到一個單獨的項目中。在這里這個項目具體的進展情況以及量化統計,都會以多任務看板的形式展示出來。 ![]() 然后點擊工作按鈕,在這里可以看到該項目的整個規劃情況,以及各個迭代的分支情況,Scrum流程中標準的backlog都可以在這里具體看到。在這里,我就不一一細說了,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試用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