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州的含義和現在意義上的并不一樣。據記載,古時的九州分別指: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其中的青州大體包括河北、山東等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濟南是屬于古青州無疑。 研究表明,濟南地區最早的國家出現在城子崖附近,被稱為譚國。西周分封后,濟南地區歸屬了齊國,但譚國仍在。在春秋時期,齊桓公以“不敬”之名,滅掉了譚國,齊國把濟南改名為濼邑、歷下邑。秦時,濟南歸屬濟北郡,稱歷下邑。漢初時,濟南的稱呼第一次出現,得名是因為地處四瀆之一濟水之南。漢初時還設立了濟南國,都在東平陵城(今章丘區龍山鎮)。直到西晉永嘉年間,濟南的郡治才從東平陵移至歷城。因此,濟南民間把這兩段歷史稱為“先有平陵城,后有濟南府”、“先有歷城縣,后有濟南府”。 隋唐三朝,濟南改名為齊州,宋金時升格為濟南府,元朝被稱為濟南路,隸屬于中書省。明朝時的德王在濟南開府,全省的政治中心也由青州遷移到濟南,濟南此后就成為山東的首府。清朝仍稱為濟南府,民國時濟南被稱為濟南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