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三合派羅盤主要使用的是地盤、天盤和人盤三個圈層??偢爬ㄓ?,地盤主要用于立向和格龍,天盤主要用于量度來水和去水,人盤主要用于撥砂。 天盤和人盤相對于地盤左右各錯開7.5度,以地盤為主,順時針錯7.5度是天盤,逆時針錯7.5度是人盤。其中地盤正針為磁針子午,人盤中針為地理子午,出自宋朝賴布衣,天盤縫針源自二十四節(jié)氣,出自唐朝的楊筠松。
1、地盤格龍 以地盤正針格龍,地盤正針所指的方位,是用磁極來確定的。它所指的子午,并不是地球上真正的北極。葬乘生氣,而生氣有內(nèi)外之分。內(nèi)氣,即龍氣。它受地磁的影響,故格龍必用正針。 龍分四式就是入首龍: 從癸丑、艮寅、甲卯而來為東方木龍。 從乙辰、巽巳、丙午而來為南方火龍。 從丁未、坤申、庚酉而來為西方金龍。 從辛戌、乾亥、壬子而來為北方水龍。 2、天盤縫針納水 天盤縫針,又稱為天盤、外盤、天紀等。此盤傳自楊公,是地理家專用于納水的一盤,常用天盤來表示來去水。主要看來水和去水,在風水中,講究龍分四式,水分四局。 天盤縫針納水,水分四局則是: 水從丙午、丁未、坤申的三組雙山流出為木局,從丁未流出為木局正格,此為金羊收癸甲之靈。 水從庚酉、辛戌、乾亥的三組雙山流出為火局,水從辛戌流出為火局正格,此為乙丙交而趨戌。 水從壬子、癸丑、艮寅三組雙山流出為金局,從癸丑流出為金局正格,此為斗牛納庚丁之氣。 水從甲卯、乙辰、巽巳三組雙山流出為水局,從乙辰流出為水局正格,此為辛壬聚而會辰。 右旋為陽龍,左旋為陰龍。水從左倒右為陽水,從右倒左為陰水。 3、雙山五行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貞。 巽庚癸,盡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雙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盤壬子同宮,癸丑同宮,艮寅同宮,甲卯同宮,乙辰同宮,巽巳同宮,丙午同宮,丁未同宮,坤申同宮,庚酉同宮,辛戌同宮,乾亥同宮。雙山正中正對地盤的十二地支中央。 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別是水、火、金、木的墓庫,是龍水陰陽交媾的重要場所,稱為四大水口。 4、天盤縫針源自二十四節(jié)氣 天盤縫針主要是納水,即納外氣。外氣指的是堂氣,受太陽光的影響。地球在做自轉(zhuǎn)運動的同時,繞著太陽做橢圓形運動,地球繞著太陽運轉(zhuǎn)的橢圓形平面,稱之為黃道。地球南北中心點與自轉(zhuǎn)軸垂直的平面,稱之為赤道。
地球的自轉(zhuǎn)軸與黃道不垂直,夾角大約是23度的。所以在不同的時間內(nèi),太陽的光照,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變化。從而產(chǎn)生四季、五行、二十四節(jié)氣和氣候的不同。這種氣候的變化就是地理術所說的外氣。 古人用日景以確定節(jié)氣,即在地面上豎一垂直的桿來觀察光照的變化。日景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稱為冬至,從這一天起,日景會越來越短,白晝會越來越長。隨著時間的變化,氣溫也漸漸升高,直到夏季來臨。又把日景最短,白晝最長的一天稱為夏至,從這一天起,日景會越來越長,白晝越來越短,同時氣溫也漸漸降低,直到冬天來臨。就這樣,因太陽光的變化,產(chǎn)生一年春夏秋冬的更替,周而復始。 天盤縫針源自二十四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了太陽周期視運動的規(guī)律。每一個節(jié)或氣,相對應于太陽黃道運動15度所達到的一定位置。從周天的0度開始,是冬至的起點。我國的歷法,用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而二十四節(jié)氣的冬至從子月的中旬開始,即冬至起于子之半之說。 二十四山與二十四節(jié)氣對應,分別是子冬至、癸小寒,丑大寒,艮立春,寅雨水,甲驚蟄,卯春分,乙清明,辰谷雨,巽立夏,巳小滿,丙芒種,午夏至,丁小暑,未大暑,坤立秋,申處暑,庚白露,酉秋分,辛寒露,戌霜降,乾立冬,亥小雪,壬大雪,這也是太陰到山盤。 地盤正針子山的正中,是磁針的0度位置上。而冬至是從周天的0度開始的,無法與地盤的子山完全對應。因此天盤縫針的子山,從周天的0度開始,與節(jié)氣完全對應。這就是楊公發(fā)明天盤縫針的目的,即為了使二十四山與節(jié)氣對應起來。 5、太陽到山和太陰到山 天盤縫針的二十四山,外側刻有二十四節(jié)氣的名稱。分別為太陽到山和太陰到山,專用于擇日的,于陽宅動工建設、陰宅下葬、立碑時擇日。用它查詢一年之中某個季節(jié)太陽或月亮運行到某個方位。每年二十四節(jié)氣分別對應二十四山;黃道360度對應360天,于是太陽到山到向,太陰到山到向就具備了時間概念。 在羅盤中二十四節(jié)氣與二十四山相配合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立春自壬始,雨水、驚蟄等節(jié)氣,逆時針而排列,在羅盤中稱為“太陽到山盤”。 第二種是立春自艮始,雨水、驚蟄等節(jié)氣,順時針而排列,在羅盤中稱為“太陰到山盤”。這里太陽指日球,太陰指月球。到山的意思是太陽或太陰運行到二十四山的某山方位。
太陽月亮乃眾星之首,至首至貴,可以照耀四方而生萬物,所到之處,兇煞統(tǒng)統(tǒng)斂伏,吉神遇太陽則輝映四方,更加吉利。兇神惡煞遇太陽,則斂而伏藏,不敢為禍。 凡用太陽者宜日間不宜夜晚,因日間有光,夜晚無光,太陽入夜難顯光芒。太陽為君,太陰為妃,具母儀之象征,性質(zhì)具德柔體順,可扶佐太陽。逢太陰到山到向,能夠壓制一切兇煞,遇難呈祥。 如果擇日取用太陽到山到向,或月亮到山到向時間里最好。再或者取用太陽照或取用太陰照時間里,利于陽宅動工建設,陰宅下葬立碑。三合照就是三合太陽到山另外兩個方位、三合太陰到山的另外兩個方位。 三合者,即申子辰、寅午戍、亥卯未、巳酉丑、乾甲丁,坤壬乙,艮丙辛,巽庚癸。
(1)、 壬山丙向 立春太陽到壬山;立秋太陽到丙向。太陽三合照芒種到坤山;寒露到乙山。大雪太陰到壬山;芒種太陰到丙向。太陰三合照立秋到坤山;清明到乙山。 (2)、 子山午向 大寒太陽到子山;大署太陽到午向。太陽三合照小滿到申山;秋分到辰山。冬至太陰到子山;夏至太陰到子向。太陰三合照處暑到申山;谷雨到辰山。 (3)、 癸山丁向 小寒太陽到癸山;小署太陽到丁向。太陽三合照立夏到庚山;白露到巽山。小寒太陰到癸山。小暑太陰到午向。太陰三合照立夏到巽山;白露到庚山。 (4)、 丑山未向 冬至太陽到丑山;夏至太陽到未向。太陽三合照谷雨到酉山;處暑到巳山。大寒太陰到正山;大暑太陽到未向。太陰三合照小滿到已山;秋分到酉山。 (5)、 艮山坤向 大雪太陽到艮山;芒種太陽到坤向。太陽三合照清明到辛山;立秋到丙山。立春太陰到艮山,立秋太陰到坤向。太陰三合照芒種到丙山;寒露到辛山。 (6)、 寅山申向 小雪太陽到寅山;小滿太陽到申向。太陽三合照春分到戍山;大暑到午山。雨水太陰到寅山;處暑太陰到申向。太陰三合照夏至到午山;霜降到戍山。 (7)、 甲山庚向 立冬太陽到甲山;立夏太陽到庚向。太陽三合照驚蟄到亁山;小暑到丁山。驚蟄太陰到甲山,白露太陰到庚山。太陰三合照小暑到丁山;立冬太陰到乾山。 (8)、 卯山酉向 霜降太陽到卯山;谷雨太陽到酉向。太陽三合照雨水到亥山;夏至到未山。春分太陰到卯山;秋分太陰到廳酉向。太陰三合照大暑到巳山;小雪到亥山。 (9)、 乙山辛向 寒露太陽到乙山,清明太陽到辛向。太陽三合照芒種到坤山,立春到壬山。清明太陰到乙山,寒露太陰到辛向。太陰三合照立秋到坤山,大雪到壬山。 (10)、 辰山戍向 秋分太陽到辰山;春分太陽到戍向。太陽三合照大寒到子山;小滿到申山。谷雨太陰到山;霜降到向。太陰三合照冬至到子山;處暑到申山。 (11)、 巽山亁向 白露太陽到巽山;驚蟄太陽到亁向。太陽三合照小寒到癸山;立夏到庚山。立夏太陰到山;立冬到向。太陰三合照小寒到癸;白露到庚。 (12)、 巳山亥向 處署太陽到巳山;雨水太陽到亥向。太陽三合照冬至到丑山,谷雨到酉山。小滿太陰到山;小雪到白。太陰三合照大寒到丑;秋分判酉。 (13)、 丙山壬向 立秋太陽到丙山;立春太陽到壬向。太陽三合照大雪到艮山;清明到辛山。芒種太陰到山;大雪到向。太陰三合照立看到艮、寒露到辛。 (14)、 午山子向 大署太陽到午山;大寒太陽到子向。太陽三合照小雪到寅山;春分到成山。夏至太陽到山;冬至到向。太陰三合照雨水到寅;霜降在戌。 (15)、 丁山癸向 小署太陽到丁山;小寒到太陽癸向。太陽三合照立冬到甲山;驚蟄到亁山。小暑太陽到山;小寒到向。太陰三合照驚蟄到甲;立冬到亁。 (16)、 未山丑向 夏至太陽到未山;冬至太陽到丑向。太陽三合照霜降到卯山;雨水到亥山。大暑太陽到山;大寒到向。太陰三合照春分到卯;小雪到亥。 (17)、 坤山艮向 芒種太陽到坤山;大雪太陽到艮向。太陽三合照寒露到乙山;立春到壬山。立秋太陰到坤山;立春到艮向。太陰三合照清明到乙;大雪到壬。 (18)、 申山寅向 小滿太陽到申山;小雪太陽到寅向。太陽三合照秋分到辰山;大寒到子山。處暑太陰到山;雨水到向。太陰三合照冬至到子;谷雨到辰。 (19)、 庚山甲向 立夏太陽到庚山;立冬太陽到甲向。太陽三合照白露到巽山;小寒到癸山。白露太陰到小;驚蟄到白。太陰三合照小寒到癸;立夏到巽。 (20)、 酉山卯向 谷雨太陽到酉山;霜降太陽到卯向。太陽三合照處暑到巳山;冬至到丑山。秋分太陰到山;春分到向。太陰三合照小滿到巳;大寒到丑。 (21)、 辛山乙向 清明太陽到辛山:寒露太陽到乙向。太陽三合照立秋到丙山;大雪到艮山。寒露太陰到山;清明到向。太陰三合照立春到艮山;芒種到丙山。 (22)、 戍山辰向 春分太陽到戍山;秋分太陽到辰向。太陽三合照大暑到午山;小雪到寅山。露降太陰到山;谷雨到向。太陰三合照夏至到午山;雨水到寅山。 (23)、 乾山巽向 驚蟄太陽到亁山;白露太陽到巽向。太陽三合照小署到丁山;立冬到甲山。立冬太陰到山;立夏到向。太陰三合照小暑到丁山;驚蟄到甲山。 (24)、 亥山巳向 雨水太陽到亥山;處暑太陽到巳向。太陽三合照夏至到未山;霜降到邰山。小雪太陰到山;小滿到向。太陰三合照大暑到未山;春分到卯山。 舉例說明一墓穴,坐寅向申陽宅,主人欲在2015年下葬,宜選擇小雪時間內(nèi),因為太陽到山;或小滿時間內(nèi)天因為太陽到向。也可選擇雨水時間內(nèi),因為太陰到山;或處暑時間內(nèi),因為太陰到向?;蛘哌x擇春分時間內(nèi)或大暑時間內(nèi),因為是在太陽三合照是戍山和午山時間里。還有宜選擇夏至時間內(nèi)或霜降時間內(nèi)。因為是在太陰三合照午山和戍山時間里。 再比如一墓穴,立丑山未向,冬至太陽到丑山,夏至到未向。處暑、谷雨太陽三合照,吉神則更吉,兇煞不侵。大寒太陰到丑山,大暑太陰到未向。小滿秋分太陰三合照。 擇日中,太陽到山到向為上吉,太陰到山到向為中吉,三合照下吉。三合照陰宅以坐為主,陽宅以向主。太陽太陰到山、到向、三合照均為擇選葬吉日之用,該節(jié)氣后15天之內(nèi),立碑或下葬均可,但遇歲破、三煞、五黃、臨山不宜用事。 羅盤中太陽到山、地盤、人盤與天盤縫針圈層 6、陰陽二遁起局歌訣 羅盤中的太陽到山盤,中間有小字。比如上圖中的處暑,中間寫有:上一、中四、下七。這是奇門遁甲風水起局訣。陰陽二遁起局有歌訣,分為兩首如下。 (1)、陽遁九局起例 冬至驚蟄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同推。 春分大寒三九六,立春八五二相隨。 谷雨小滿五二八,雨水九六三為期。 清明立夏四一七,芒種六三九為宜。 十二節(jié)氣四時定,上中下元是根基。 白話譯釋: 冬至,驚蟄上元為陽遁一局,中元為陽遁七局,下元為陽遁四局; 小寒上元為陽遁二局,中元為陽遁八局,下元為陽遁五局; 春分,大寒上元為陽遁三局,中元為陽遁九局,下元為陽遁六局; 立春上元為陽遁八局,中元為陽遁五局,下元為陽遁二局; 谷雨,小滿上元為陽遁五局,中元為陽遁二局,下元為陽遁八局; 雨水上元為陽遁九局,中元為陽遁六局,下元為陽遁三局; 清明,立夏上元為陽遁四局,中元為陽遁一局,下元為陽遁七局; 芒種上元為陽遁六局,中元為陽遁三局,下元為陽遁九局。 (2)、陰遁九局起例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之間, 大署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遁還,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相關, 處暑排來一四七,立冬寒露九六三。 此是陰遁起例法,節(jié)氣推移細心參。 白話譯釋: 夏至,白露上元為陰遁九局,中元為陰遁三局,下元為陰遁六局; 小暑上元為陰遁八局,中元為陰遁二局,下元為陰遁五局; 大署,秋分上元為陰遁七局,中元為陰遁一局,下元為陰遁四局; 立秋上元為陰遁二局,中元為陰遁五局,下元為陰遁八局; 霜降,小雪上元為陰遁五局,中元為陰遁八局,下元為陰遁二局; 大雪上元為陰遁四局,中元為陰遁七局,下元為陰遁一局; 處暑上元為陰遁一局,中元為陰遁四局,下元為陰遁七局; 立冬,寒露上元為陰遁九局,中元為陰遁六局,下元為陰遁三局。 作者簡介:陳益峰師傅,當代著名風水學大師,是中國傳統(tǒng)風水文化技術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先后投拜多位著名風水前輩,精通尋龍點穴、三元、三合、天星、八宅風水、金鎖玉關、玄空大卦、乾坤國寶、三元納氣等風水技術,其風水技術解決了各個風水門派之間的沖突,是綜合性的技術型風水學大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