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佟話人生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并且不斷溫習,不是件高興的事嗎?” 【引申】 “習”在古書中有“實習”“演習”的意義,孔子所講的功課,一般都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像禮、樂、射、御這些都是身體的訓練,都需要親身的實踐,是在鼓勵大家勇于嘗試。 朋友是位資深驢友,曾講過他的登山經歷。一次,他和幾個驢友相約去探訪一座陌生山頭,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陡峭筆直的石階路,一條是彎曲繞行的盤山老路。
為了省時省力,他們決定走那條直路,結果沒想到卻因為過于陡峭而爬到筋疲力盡。而等他們好不容易挪到山頂才吃驚地發現,唯一選擇走山路的那個伙伴也已經順利抵達,還一臉輕松地和他們分享了一路上的許多美景。
從那以后,他爬山再也沒有特地去繞開彎路。
“爬過的山越多,越發現一個現象,很多看似捷徑的路,才是最遠最費勁的彎路。”這是朋友的心得體會,也是最樸素的人生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試圖尋找筆直大道,卻唯獨忘了,用心把彎路走直,就是真正的捷徑。 但如果你要問,現在的我有沒有后悔當初所走過的那些彎路,答案一定是沒有。相反,更多的是感恩。 人生沒有所謂的彎路,我們是順著每一步才終于抵達今天的。所有的彎路,都自有它存在的意義。前提是,你要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它,才能從中習得經驗,找到方向。 人生不可能有絕對正確的選擇,在邁開腳步之前,先考慮清楚,自己是否做好了走彎路的準備。
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好,讓人生盡可能少一些遺憾,多一些精彩。然而,變好既是一種期待,更是一個需要經歷無數考驗的漫長過程。
如果一味地只想想穩中求勝,卻不愿意去走任何彎路,那么到頭來必定也同樣會錯失很多機會和可能性。 選擇每一個彎路,接受每一個彎路,才能把每一個轉彎變成人生中的一道風景和值得珍藏的財富。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忙著趕路的時代。但越著急的時候,就越要讓自己學會在彎路上沉住氣。要知道,那些跌過的跤,犯過的錯,受過的傷,最終都會成為滋養我們成長的養分,引領我們慢慢認清自己想要的方向。
所有的經歷,都在造就你我;所有的彎路,都在鋪就坦途。如果現在的你正走在一條彎路上,請記住一定要繼續勇敢堅定地走下去。等到柳暗花明時,你自會明白,那些彎路上的經歷,其實都是激勵你走向更好人生的必經之路。 ⊙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責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