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長夜對飲 作者:火鳳凰
與長夜對飲,飲酒或茶,飲世味的來來去去,風風塵塵。 當窗外充滿了荒漫的煙霧,請允許我,依舊可以在月下風前,輕吟一段長情的詩;有詩有酒的日子,就是好年華。 人間千年,都不過剎那,當有一日,終于妥協于生活的本質,就會微笑著與它和解了! 于是,淺醉的時光總是美好的!在文字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永恒,因為落筆時內心的素凈唯有自己知,唯有光陰知。 一直心儀舊的事物,幾百年、上千年的文字和書畫,都深深吸引并激蕩著我的靈魂,那些智慧之光啊,搖曳著不可磨滅的光影和神韻,緩緩走來。 世間很多東西都可以慰藉心靈,對一個悠然自得的人來說,山水草木是知己,聽風看雪是詩意,在長夜中遇千年的故人亦是驚喜! 愛生活的人,自然懂得不糾纏,知進度,與一切都保持著一米時光的距離,簡單清凈的過日常。 即便為生存而忙碌,也不能忽略精神審美和從平常事務中獲取幸福的感知能力, “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依舊應該是普通人應有的精神狀態和雅趣。 一個又一個的長夜,在唐詩宋詞與古人的書法筆墨中淺淺的醉著,疼著,心急促的跳躍,一次又一次纏綿和歡喜。 跨越千年的光陰,是驚世核俗的動人,逝去的僅僅是時間而已,留下的痕跡依舊那般不尋常,有暗香盈袖,有月滿西樓,是不可言說的靜與美! 翻看一些古人的書法,亦是妙不可言。宣紙上的筆墨字字如金如玉, 越看越覺得充滿了生活的喜氣和煙火,沒有了技巧,甚至還涂涂抹抹,然而就是這份隨意更顯真實而可貴。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讀到此處,竟不由的一笑,這樣的生活帖,到最后看到的全是人品和氣質,煙火中的不俗,是最鮮活生動的,而我的靈魂仿佛剎那與他相遇,久久不舍離去。 對于生活,粗茶淡飯也可以傾盡畢生的溫柔,書香墨香才配得上圍爐煮酒聽雪的情懷。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存勞作的尊重,都是一種文化的積淀,所有這些,無不一點點浸入身體,豐碩著內心。 有人問我,為什么喜歡弘一法師的“悲欣交集”?從書法看,并不覺得有美感啊! 若是早些年,我也會這么想,因為確實看不到技法和字體的規范,更無華麗氣色;但當我對弘一法師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便真正看懂了那簡單幾筆的力量和氣場。 一切都波瀾不驚了,一切都回歸到最初的本真、素樸,不會炫技,也不會故弄玄虛,甚至無悲無喜,超脫于一切物外,那是四象皆空,那是空靈境界啊! 細想來,我們終其一生所要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返璞歸真嗎? 多年前,我曾是個極度厭世的人, 看人性如凋落的花,入泥踐踏,驚覺一切都無情和可悲。 一日一個朋友帶我去看一人作畫,只見那人寥寥數筆,淺淺勾勒,便見斜陽炊煙,一女子站在橋上,望著對岸的燈火……他說,那女子就是你,就看你怎么理解這寫意人生! 是的,很久之后,我明白了,生活最重要的意義是傾盡一生做回自己,每一個風淡云輕的背后,都有過深不可測的無常,唯有內心的修養,和自己獨特的品味,才能喚醒真實生活與尋常事物中的美與好。 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心境,才能看懂生活背后賦予的真意,歲月這杯酒,淺酌中全是余味,只需慢慢的喝下去就好。 在與千年時光的對望中,完成了與靈魂一次又一次相認、相親,那些寧靜的柔光,在漫漫長夜中漸漸植入我的生命,伴我在每一個風起的路口,即便在黑暗中,依舊保持了燦若星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