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些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甚至缺乏獨立人格,卻成天各種叫囂的家伙不同。在這中國,這個人類最偉大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從來都不缺乏光輝、偉大的女性形象。她們不會用雞湯、眼淚、撒嬌和暴脾氣,去明里暗里索要貴而無當的“驢”牌箱包,和幾個木頭片包上銀邊就敢賣兩萬四的耳釘。相反,這些名垂史冊的女性,無一不在家國危難之際,負重前行,用她們較弱的身軀,去書寫璀璨的一生! 所以,本期《每日點兵》節目,就讓小兵兵,與各位一起領略中國史上最偉大五位女將軍的風采,一起去認識這些真正能夠頂天立地的女性! 第五位:花木蘭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說起中國史上最著名的女將軍,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花木蘭”。憑借一首流傳千年,并一直都能“膾炙人口”的《木蘭辭》,有關花木蘭隱瞞性別,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甚至在1998年,世界電影巨頭,美國迪士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變為動畫電影,并在全球狂攬三億美元票房之后。這個中國古代女英雄的形象,從此風靡全球。 然而大家可能并不清楚,這位中國歷史上名氣最大的女英雄,包括其姓名、籍貫、生卒年月等關鍵信息,主要都是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而在歷史學界,有關這位女英雄的事跡,還存在很多爭議。比如大家最熟悉的“花木蘭”這個名字,實際上是明朝文學家徐渭改編的戲劇作品《雌木蘭替父從軍》中,自己編的一段臺詞。而在現在木蘭祠保存的,元代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上,開篇即寫道“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而在《商丘縣志》中,也明確記載“木蘭姓魏氏,世傳可汗募兵,木蘭之父耄贏,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 因此,鑒于木蘭將軍的事跡,更多的存在于民間傳說,而缺乏史料證實,小兵兵,只好忍痛將其排在中國史上最著名女英雄的第五位。 第四位:樊梨花 作為同樣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古代女英雄形象,樊梨花雖然不如“花木蘭”那樣家喻戶曉。但相比木蘭將軍,樊梨花在民間的地位更高,甚至在很多地方,樊梨花已經不是一位巾幗英雄,而是與“媽祖”一樣,成為了“神圣”。現在西安的青華宮,就被無數信眾,認為是樊梨花修道成仙之處,并每年組團朝拜。 樊梨花,按照某百科的說法,其生活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嫁與“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之子薛丁山為妻,并在薛仁貴死后,繼任征西大元帥,平西涼之亂。在唐高宗時,加封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然而……這些內容就沒啥對的。 首先,薛仁貴在唐軍之中初露頭角,是貞觀19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的時候。而貞觀年號只存在了23年,作為薛仁貴的兒媳,樊梨花建功立業的主要時間,必然是貞觀之后的唐高宗時期。其次,按照唐朝官制,派駐邊疆的高級官員,或者是大都督、大都護;或者級別不夠時,可以任大都督府長史。在臨時指揮作戰時,都會被授予“總管”的臨時職務,而具體的名稱,則會與作戰地域的地名結合。比如剛才提到唐太宗征高句麗時,負責一個戰略方向的:“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長平郡公張亮”。征西大元帥是什么鬼?第三,同樣是按照唐朝官制,侯爵是從三品,開國郡公是正二品,開國縣公是從二品,“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是什么?威寧侯是爵位,國夫人是公爵正妻的封號,這么亂搞,在唐朝會被推出去一刀剁了的!更重要的是,唐朝的國公仍然是按照地域分封的,“鎮國公”這種爵位,宋朝才有! 不對,榜榜又不是喜歡辟謠的小兵兵,就算自詡“歷史作家”的家伙,不去記錄、尋找歷史,只會“作”的家伙,搞出了不少謠言……這好像也不是小兵兵的專業范圍…… 當然,有關樊梨花的事跡,在我國眾多地方史記、掌故稗史都有記載,也有不少相關的遺跡遺址存在,并不能說是虛構的。因此,小兵兵將樊梨花列為中國史上最著名女英雄的第四位。 第三:平陽昭公主 如果說之前兩位女將軍,女英雄,是否真實的存在于歷史之中,現在還有些爭議。那么,幫助父兄開創大唐盛世的平陽昭公主,則是毫無爭議的,真正帶兵征戰沙場的巾幗英雄了。 作為中國史上第一位,統帥軍隊,幫助父親開創帝業;也是史上第一位以軍禮安葬的公主。平陽昭公主的一生,堪稱傳奇。中國第一部斷代典志體史書《唐會要》記載:“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義兵起,公主于鄠縣莊,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與其駙馬柴紹,各置幕府。營中號為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每賞賜異於他主。及薨,追謚曰昭。”而《新唐書》這種官方正式的史籍中,更對其特殊的葬禮,有明確的記載:“六年,薨。及將葬,詔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太常奏議,以禮,婦人無鼓吹。高祖曰:“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于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于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遂特加之,以旌殊績;仍令所司按謚法“明德有功曰昭”,謚公主為昭。” 不過有關平陽昭公主在戰場的表現和戰績,無論是官方史籍,還是民間記載,都不太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小兵兵也只好將其排在中國史上最著名女英雄的第三位。 第二:秦良玉 與之前給大家介紹的幾位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不同。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單獨立傳記載到官方史籍“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 作為明朝末年的著名女將,籍貫四川忠州(現四川忠縣)的秦良玉,在丈夫“世襲世襲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宦官邱乘云陷害,病死獄中之后,仍對明朝忠心耿耿。率領其與丈夫親自訓練的“白桿兵”,先后在抵抗后金入侵,平滅奢崇明、張獻忠等一系列作戰中,戰功赫赫。明崇禎帝在其進京勤王,抵抗皇太極進攻時,專門為其作詩四首,以彰其功。即便秦良玉最大的敵人,后來的滿清政權,對這位杰出的女性將領,也多是贊美之詞!作為清朝唯一在死后配享太廟的漢臣,清中期最重要的“宰相”張廷玉,就曾有言:“秦良玉一土舍婦人,提兵裹糧,崎嶇轉斗,其急公赴義有足多者。彼仗鉞臨戎,縮朒觀望者,視此能無愧乎!” 而這樣一位丈夫活著時相夫教子,全力輔佐丈夫建功立業;在丈夫死后,更能獨自撐起家庭,甚至將家國危難都扛在自己肩上的杰出女性。卻只能被小兵兵排在本榜單的第二位,大家可以想見,排名第一的巾幗英雄,會有什么樣的豐功偉績。 ? 第一:冼夫人 被周恩來總理贊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冼英,是梁、陳、隋三朝,嶺南百越地區的女首領,也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她不僅多次平定了,三朝交替時期,嶺南所發生的各種叛亂,更阻擋了這一地區從我華夏版圖上分離出去。為整個中國的民族大團結和國家的統一,立下了豐功偉績。 甚至包括明、清在內的歷朝歷代,都對其進行追封,更將其尊為“嶺南圣母”。直到今天,冼夫人的影響,依然遍布我國華南地區和整個東南亞。其愛國愛民精神,為歷代民眾所敬仰,目前在我國嶺南地區、海南島,以及東南亞各國,共有冼太夫人廟2500多座,處處香火鼎盛。現在,每年的1月10日,廣東茂名都會舉辦 “冼夫人誕辰紀念活動”;而冼氏墓更已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此之外,冼夫人信俗,也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冼太故里則被批準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這位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女性,理所當然的成為今天榜單的第一名! 以上就是本期《每日點兵》的全部內容。不知道看過這些名垂青史的杰出女性,你是否深有感觸呢?其實,不管什么性別,只要我們自強自立,不把他人的關愛當成理所當然,不成天只想著如何索取,而不考慮付出,即便我們不能名垂史冊,我們也可以頂天立地的做人,不是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