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話這樣說:有的人明明活著,就像死去一樣,而有的人死去,卻一直活著。一生很長卻也很短,當我們慕名前來的時候,經過社會洗禮,活到老也沒活明白,甚至在最后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來這世上是怎么回事,把自己丟失了。 看完張德芬的《活出全新的自己》依然難以放下手中的書,這不僅僅只是理論的書,更多的是實踐的書。 在我們一生中,我們的首要功課就是觀察自己。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時,包括生氣、悲傷、郁悶、煩躁嫉妒等不舒服的感受。你能夠覺察到就告訴自己:“哦!此刻我有負面情緒了。”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內在,而不是放在那些引起你負面情緒的人、事、物上。再觀察一下此刻的肢體動作,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上面,可以使你不至于完全陷入自己的情緒沖擊當中。接下來觀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能夠聽到那個腦袋中喋喋不休的聲音,你也許會嚇一跳:“我怎么可能有這張思想?”這時候你帶著愛去觀照它。它只是一種思想,不代表你。 第二個功課也正是接納自己。經過調查發現,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從小時候,爸爸媽媽總是會拿一個學習好的和自己比,那時候就開始播種不開心的種子。漸漸長大,隨之而來的升學壓力,人際交往,無形中自卑壓抑隨之助長。據統計每三分鐘就有一個孩子自殺,這都是因為有太多壓力委屈難以排解,最終導致了自殺的惡果。不得不說正確接納自己,對于人生的意義非常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接納自己在于接納自己的優點,更重要的是能承認自己的不足客觀看待自己。 第三個功課就是擁抱那些受份的陰影。張德芬說:每一段覺醒的過程都是一個有意識的努力過程。如果不能覺醒,你就是被潛意識中那些隱藏的動力主宰也就是命運。當我們發現自己是受害者的時候,就會陷入痛苦的牢籠。而最終我們是無法逃避的。以前,我曾嘗試著去旅游來解救自己,后來發現回家后我的問題不但沒有因為旅游而解決,反而讓我更有慌亂的感覺。真正讓我們走出的是勇敢去面對,把曾經的痛苦整合化解。 人生最后的功課其實也就是放下,做真實的自己。從古至今,上到皇權貴族,下到貧民,為了保全性命,茍且把自己活得面目全非。即使最后成功了,贏得了江山,但是最后發現自己還是不快樂。真正的快樂如果一味追求外在的刺激,就會欲壑難填,迷失自我。當我們的內心慢慢充盈,整個外在的世界就跟著改變了。放下嫉妒,放下攀比,放下對物質的貪婪,跟著自己的節奏,輕裝前行。 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所謂的完美人生。當我們真正能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放下一切執念時,也就活出了你喜歡的樣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