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中醫病名。是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發生嚴重失常的病證,其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可發生在月經初潮后至絕經的任何年齡,足以影響生育,危害健康。屬婦科常見病,也是疑難急重病證。相當于西醫病名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閔某某,女,43歲 2018-12-10初診 主訴:月經經期持續10余日 現病史:本次月經行經10余日,不得干凈,量較多,色鮮紅,少量血塊。易疲勞,腰酸腰痛。唇暗舌淡,苔微黃而厚膩。脈沉細數。 辨證:氣血兩虛,濕熱瘀阻 處方:崩漏方加減,7劑,代煎=14袋,每次1袋,2-3次/日。 ![]() 2018-12-16 患訴服藥3次/日,第3天月經即凈。 疲勞減輕,仍有腰痛。 1.守上方加杜仲續斷,7劑,代煎。用法同上。 2.中藥湯劑之后中成藥鞏固: 血復生膠囊,2盒,3粒/次,2次/日; 裸花紫珠顆粒,3盒,1袋/次,3次/日。 ![]() 血復生膠囊:黃芪(炙)、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女貞子、墨旱蓮、茯苓、山藥、天花粉、牡丹皮、澤瀉、川牛膝、甘草等。益氣養血,滋陰涼血,化瘀解毒。用于氣血兩虛、陰虛津虧、自汗盜汗、煩躁失眠,出血紫斑等惡性貧血,癌癥放、化療的血象異常;尤其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明顯的升高或調整血象作用。 裸花紫珠顆粒:消炎,解毒,收斂,止血。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急性傳染性肝炎,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 “崩漏方” 來源于《杏林薪傳》 作者:王幸福 ![]() 加減當歸補血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 【組成】 當歸30克(酒洗)黃耆30克(生用)三七根末9克 桑葉14片。 【功效】補血止血。治婦人年老血崩。 【用法】水煎服。連服二至四劑。 【禁忌】須斷欲。 【方論】夫補血湯乃氣血兩補之神劑,三七根乃止血之圣藥,加入桑葉者,所以滋腎之陰,又有收斂之妙。但老婦陰精既虧,用此方以止其暫時之漏,實有奇功。以補精之味尚少,不可責其永遠之績。服此四劑后,再增入白術15克,熟地30克,山藥12克,麥冬9克,北五味3克。服百劑,則崩漏之根可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