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人類最早的食物之一了。古人一根樹杈便能從水中刺到大魚,今人用漁網(wǎng)隨便一灑就能收獲幾大盆魚,魚,一直以來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食物。說到魚的種類那可就多了去了,常見的有鯽魚、鯉魚、草魚,這些可都是家常小菜的經(jīng)典食材。再說得遠一點,那鮑魚可是養(yǎng)生珍品;河豚有毒,烹飪恰當卻能成人間至味;鰻魚營養(yǎng)豐富,是廚師的寵兒,魚,早已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們就要來講一種口感極好的魚,它長得像鯰魚,味道卻比河豚還鮮美。 這種魚在養(yǎng)殖場很常見,但是野生的很少,四川人稱之為江團,還有些人把它叫做肥坨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猜到它的名字,不錯,它就是長吻鮠,也叫鮰魚。它的名字倒還挺浪漫的,據(jù)說這和它的形狀有關。長吻鮠長得像鯰魚,但身形比鯰魚要高要長,而且顏色也要好看得多。說起這長吻鮠的顏色那可就很獨特了,它肚子以上三分之一的顏色幾乎都是粉色的,小長吻鮠尤其漂亮,一個個在盆里活蹦亂跳,肚子上粉嫩嫩的肉若隱若現(xiàn),好看極了。 長吻鮠的腦袋是錐形的,它的嘴巴尖尖的,還很長,有時兩條長吻鮠一不小心碰到一起,看起來就像是在談情說愛呢,可有趣了。長吻鮠的眼睛很小,黑黝黝的,超有特色,它的嘴巴周圍還長有好幾根長長的胡須,再加上它那個錐形的腦袋,真的活像一只耗子,聽說上海人就把它叫做鮰老鼠呢。這長吻鮠幾乎沒什么魚鱗,摸起來也黏乎乎的,它的背部是灰黑色的,魚鰭也比普通的魚要尖些。 再來說它為什么又被人叫做肥坨魚呢?這一是因為它長得肥壯,二是因為它肉質(zhì)肥美。有些長吻鮠能長到4、5斤重,那肚子上的肉是一坨一坨的,看起來就不簡單。長吻鮠是出了名的鮮美,它什么烹飪方式都能駕馭,無論是紅燒還是清蒸又或是煎炸,都能讓人品嘗到細嫩肥美的魚肉,大家都說它比那河豚還好吃。 不僅如此,這長吻鮠營養(yǎng)價值也特別高,它富含蛋白質(zhì),而且魚肉脂肪也比較低,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它還含有許多膠原蛋白,可以美容養(yǎng)顏呢!據(jù)說,大詩人蘇軾都為它寫過詩,認為它比河豚鮮美,而且還沒有河豚的毒素。 長吻鮠在市場上價格可是不便宜,那野生的更是昂貴,有些地方能賣到200元一斤呢!不過現(xiàn)在市場上也有養(yǎng)殖的長吻鮠,價格只有野生的十分之一。朋友們,你們見過長吻鮠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