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白兔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郊區昌平境內,坐落于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顧名思義,有十三位明朝皇帝葬在這里。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那么又是哪三個皇帝未葬于此,原因分別又是什么呢? 未葬入十三陵的三位明朝皇帝分別是第一任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二任皇帝明惠帝朱允炆;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鈺。 朱元璋和朱允炆未葬入十三陵的原因很簡單:朱元璋在位時首都是南京,所以他死后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朱允炆被叔叔朱棣奪去皇位后,不知所蹤,十三陵里自然沒有他。那么朱祁鈺為什么也沒有葬在十三陵呢? 這源于朱祁鈺皇位得來的不同尋常。 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皇位本來沒他什么事情,繼承大統的是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怎料,朱祁鎮在“土木堡之戰”中被瓦剌所俘。國不能一日無君,明朝與瓦剌交涉多次未能成功贖回明英宗后,就擁立其弟朱祁鈺當了皇帝,是為明代宗。而后,多方周旋之下,瓦剌放回了朱祁鎮,但是此時朱祁鈺已經當了皇帝,不愿退位,所以朱祁鎮就當起了所謂的太上皇。 朱祁鎮的這個太上皇當得可以說是十分悲慘,說是太上皇,其實沒有半點權力不說,還被囚禁在南宮里,沒有自由,連溫飽都難以保證,十分凄苦。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朱祁鈺的有意為之,所以日積月累,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恨之入骨。 朱祁鎮在南宮了度過了漫長的七年囚徒生活,景泰八年,石亨等人趁著明代宗病危,發動奪門之變,復辟成功,朱祁鎮重新做回了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重獲皇權后,自然也不會忘記曾經的屈辱,于是弟弟朱祁鈺死后,明英宗不承認他的皇帝身份,不允許他入葬皇陵,而是以“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玉泉山。 朱祁鎮死后,兒子明憲宗朱見深繼位,他承認了叔叔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恢復了景泰年號,但并未將其遷入皇陵,所以明代宗成了朱棣遷都北京后,唯一未能葬入十三陵的大明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