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親人血濃于水,不管怎么鬧矛盾最后都會包容、原諒、釋懷。 真的是如此嗎? 過日子,過得就是每一天的喜怒哀樂。 親人再親,也得有分寸、有適當的距離,親情才會長久。 若不想親人變仇人,下面這3件事請一定牢記。 一位網友,去年過年回家給爸媽買了空調,因為老家的冬天實在太冷了,父親有老寒腿,一到陰天下雨天氣涼的時候就疼得走路都困難;母親有偏頭痛,常常在冬天發作,一疼起來就整晚整晚地睡不著。 兒子給二老買了空調,本是盡孝,想讓父母少遭點罪,安享晚年。 當初買的時候,二老就責怪兒子亂花錢,硬是不讓裝。 兒子心想著裝上爸媽就會用了,可誰曾想今年回家過年一看,空調被母親用布蓋得嚴嚴實實的,拆開一看還如新的一般。 父親說:大半輩子都過來了,早習慣了,別浪費那個錢。 母親也生氣怪他:以后你用錢的地兒多著呢,別亂花錢。那東西多費電啊,哪舍得用…… 聽說兒子今年又給他們買了上千的羽絨服,不但沒開心,竟氣得一天沒吃飯…… 很多子女說:自己也想和父母好好相處,但太多的事情達不成一致的意見,總是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 零妹妹覺得,其實這件事上沒有誰對誰錯。 孩子盡孝心,沒有錯; 父母想給孩子省錢,也沒有錯。 矛盾就在于,孩子覺得值得的東西父母覺得是浪費。 父母節儉了一輩子,寧可苦了自己也不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 孝順肯定是必要的,但如果我們在盡孝的同時,能夠體諒父母為我們著想的心情,能夠溫言寬慰父母,不是更好嗎? 你覺得上千的羽絨服值得, 父母卻覺得是天價。 你覺得幾塊錢的菜真的很便宜, 父母卻在想著能省幾毛是幾毛…… 那在盡孝的同時,不如低調一點。 買的補品可以說買的很便宜, 家中缺少的東西,默默地買來補全, 這樣既不會讓父母心里舍不得用舍不得花,也盡了自己的一份孝心。 親人之間消費觀不同很容易產生矛盾。 兄弟姐妹,經濟條件不一。 有人連瓶潤膚霜都挑20元以內的, 有人護膚品都是大牌幾百上千的; 有人買件衣服都得上千, 有人一年到頭都不舍得買件幾十元的新衣; 有人一頓飯是上百, 有人覺得幾塊錢的路邊攤都是奢侈…… 條件好的別嘲笑條件差的窮酸, 條件不好的也別嘲諷條件好的裝大款。 每個人經濟條件不一樣,消費觀也不一樣。 你沒有任何權利,要求別人一定要和你的消費水平看齊。 懂得尊重別人的消費觀, 是親人間尤其是兄弟姐妹間和睦相處的基礎要求。 零妹妹老家鄰居有一對兄妹,在外打拼幾年,攢了點錢,因為父母年紀也大了,就想守在二老身邊。 于是用積蓄在村鎮街邊盤下一家小商鋪,經營超市。 哥哥主要負責進貨搬貨等體力活,妹妹主要負責銷售和算賬等零碎的事兒。 兩人用心經營了幾年也賺了不少錢。 后來哥哥結婚,不到一年嫂子就張羅著分家。 要求超市大部門的東西都歸小兩口所有,理由是女兒遲早是要嫁出去成為別人家的人,而且大部分重活都是哥哥做的,愿意支付妹妹當初投入的本金并支付這幾年的工資。 本身妹妹并不在意自己和哥哥誰分得多一點誰分得少一點,但看到小兩口如此算計,自己從合伙人變成了小工,自然是心有不滿,堅決不同意。 因為自家兄妹,當初開超市投資、這幾年進貨等,都沒有任何書面的協議說兩人利潤該如何分成。 原本感情要好的兄妹,最后因為利益鬧得不可開交,顏面盡失。 親人間最好不要合伙做生意。 誰做得多誰分得少,或許你并不在意,但不代表別人也不在意; 即便是對方不在意,那你的愛人或對方的愛人也不會在意嗎? 所謂親兄弟明算賬,但實際生活中合伙做生意的親人,利益和感情夾雜,想要明明白白地算賬,真的很難。 與其到最后不管分多分少大家心里都不舒服,破壞親人間的感情,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合伙。 如果一定要合伙,建議丑話說前面,所有的事情提前分列清楚,協議簽字。 親兄弟明算賬。 別怕這樣做會傷感情,不清不楚到最后為利益撕破臉皮才是最傷感情的。 親人之間,最應該團結一心,互幫互助。 但有些情況下,還是要當心為上。 比如借錢。 親人間借錢,不好意思開口讓對方打借條; 錢借出去后如果對方不主動還又不好意思開口要; 遇到裝糊涂的人,開口怕傷了感情,不開口自己心里又不舒服。 如果你已婚,不管是借給誰錢,最好和另一半商量下。 哪怕錢是你掙的,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和另一半商量也是對愛人最起碼的尊重。 如果總是瞞著另一半或自己家庭都沒過好,就充大頭超出承受能力借款給他人,很容易讓小家雞犬不寧、爭吵不斷。 自己借別人錢,一定要主動點。 如果你遇上急事需要用錢,即便是親人,也最好主動打借條,說明大概的還款日期,到期及時還款。 若遇意外不能及時還,也要和親人說一下,千萬別對方不提自己就裝糊涂。 利息可以不用,但還錢時一定要給對方買些禮物以示感謝。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如果借錢不成,也千萬別怨懟。 別人幫是情分,不幫也別在背后抱怨什么。因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別人可能有心無力。 如果背后到處說人壞話,被當事人知道了估計再不想和你往來,聽的人也會覺得你人品不良。 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幫助娘家兄弟,父母可別摻和在里面。 零妹妹有位好友,娘家兄弟買房,媽媽向她開口想讓她幫襯點。 好友犯嘀咕:如果需要錢,弟弟干嘛自己不開口? 但最后還是幫了弟弟2萬。 后來因夫家弟弟車禍急需用錢,好友便向母親開口,想讓弟弟多少先還點救急用,畢竟人命等不得。 沒想到母親竟斥責好友:哪有姐姐幫襯弟弟還有要回去的道理? 好友找弟弟說明情況,弟弟竟說:誰找你借的你找誰去,我可沒開口問你要過錢。 好友又氣又急,遇上急事親人不幫也就算了,連欠的錢都不還了…… 兄弟姐妹間有金錢往來,最好是親自開口,父母別摻和進去。 遇到知感恩的還好,遇到不知感恩的,有理也說不清。 尤其是那種不知感恩的,窮得理所當然,覺得你過得比他好,就理所應當幫助他; 不僅沒有感恩之心,在你難以給予幫助時,還會指責抱怨你。 救急不救窮。 當然,如果對方是懂得感恩的人,在條件允許范圍內,能幫則幫。 親人之間,本就是應該團結一心、互幫互助的。 不想親人變仇人,血脈情分是一方面,小心經營也很重要。 以上3點,你做錯過幾點呢? 若覺得文章不錯, 右下角記得點“好看”哦 居家過日子,神器得心應手,才能過得輕松又舒心。 勞累少了,心情好了,相處也會更和睦。 看看和睦的大家庭的居家必備神器都有哪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