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及其藥枕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及其藥枕的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頸椎病是一種進展緩慢的頸椎退行性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多發年齡在30-50歲。但是,隨著社會產業和工作方式的不斷發展,及計算機產業勞動強度的不斷加大,該類疾病的年齡趨向了年輕化。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化性改變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臨床主要表現為頸椎病增生性改變,有頸肩和上肢疼痛、麻木、頭痛頭暈、視物模糊、惡心嘔吐、懼動、頸項強直、有個別患者還有心慌、胸悶、肢體發涼、燒灼感、多汗或少汗、有的有下肢乏力,甚至不能行走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祖國醫學認為頸椎病是因腎氣虛虧,不能生髓,氣血不足,寒濕之邪乘虛而入,凝聚于頸項,壅閉經絡,造成氣血不通,不通則痛,而成此病。長期慢性撈損是引發此病的重要原因。 目前治療頸椎病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種是采用內服藥物或注射藥劑進行治療,多為西藥,此種治療方式只能減少和緩和疼痛,對人體有毒副作用,不易長期使用,治標不治本;另外一種為外用藥,如貼劑等,需要他人幫助才可以用藥,給患者帶來不便,并且現有的外用藥的療效較差,長期使用損害皮膚;還有一種方式是采用按摩器械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雖然比較方便,但其成本較高,也僅能起到減少和緩解疼痛的作用,無法徹底治愈,治療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及其藥枕的制備方法,它治療頸椎病效果好,成本低,治愈率高,使用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 本發明各原料的重量比值范圍是經過發明人進行大量的摸索和試驗總結得出的,各原料的重量比在下述重量范圍都具有較好的療效。本發明采用下述藥物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的治療頸椎疾病。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80份、當歸30-80份、川烏20-80份、川芎30-80份、桂枝20-70份、血竭40-90份、丹參30-100份、赤藥30-70份、藁木30-80份、石菖蒲25-80份、萊菔子30-80份、細辛15-70份、附子15-80份、紅花20-90份、威靈仙30-100份、防風30-90份、燈芯草30-80份、乳香30-90份、沒藥30-90份、地龍30-100份、冰片70-140份。 所述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40份、當歸30-40份、川烏30-40份、川芎30-40份、桂枝30-40份、血竭30-40份、丹參30-40份、赤藥30-40份、藁木30-40份、石菖蒲30-40份、萊菔子30-40份、細辛30-40份、附子30-40份、紅花30-40份、威靈仙30-40份、防風30-40份、燈芯草30-40份、乳香30-40份、沒藥30-40份、地龍30-40份、冰片70-80份。 本發明上述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方法制成任何外用劑型,但為了方便患者使用并減少毒副作用,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長期試驗證實,將上述藥物制成藥枕效果較好,但這不能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采用上述原料藥制成的中藥的任意外用劑型,治療頸椎病效果均很顯著,如巴布膏、制成膏藥、噴霧劑等均可。 一種所述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枕的制備方法,分別將上述原料藥粉碎研成80-100目的粉末后,按所述的份數將各粉碎后的藥物進行混合,混合后裝入枕心中,制成藥枕。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所用之藥以羌活、當歸、川烏、川芎、桂枝、血竭、丹參為君,起到活血補血、止痛、祛瘀、壯骨養新血、祛除上半身的風寒濕邪的作用;赤藥、藁木、石菖蒲、萊菔子、細辛、附子、紅花為臣,用以溫經散寒、降氣化痰、祛除骨關節疼痛、堅肌骨、以助君藥;威靈仙、防風、燈芯草、乳香、沒藥為佐,以行氣活血、化瘀通絡、清心明、推新舊積滯;地龍、冰片為使,活血通絡、導藥直達病所,本發明藥物簡而不繁,但卻君臣佐使四面俱全,攻補兼施雙管齊下,各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的治療頸椎病。 本發明藥物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低,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加工制造工藝簡單,流程短,原料藥來源易得,治療頸椎病效果好,治愈率高達95%,總有效率達100%的特點。 下面結合臨床試驗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臨床試驗本發明藥物療效觀察報告為進一步考核本發明藥物的療效,對400例患有頸椎病的病人進行臨床試驗,臨床觀察一年,本發明藥物療效顯著,有效率高,療程短,現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一、臨床資料臨床驗證選擇的病歷均符合驗證設計中所規定的各項要求,其觀察400例,各組性別、年齡見表1,疾病類型見表2。 表1各試驗組性別、年齡 表2疾病癥狀 二、藥劑量和方法試驗組使用本發明藥枕,每天使用8小時左右,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在試驗的過程中,停止其它治療頸椎病的藥物及方法。 三、療效標準及判斷1、療效標準痊愈頸椎病癥狀完全消失。 顯效頸椎病癥狀,大部分消失。 無效頸椎病改善不明顯。 2、治療結果判斷見表3和表4表3有效率的統計 試驗組的治愈率95%,總有效率100%。 表4有效療程 有效療程分析試驗組治療最短時間為30-90天,達到有效標準的為100%。 從本組臨床統計看,本發明藥物的總有效率為100%,在觀察時間內的治療率為95%。 試驗組藥物治療效果快,療程短。 四、不良反應應用本發明藥物臨床對400例病人進行全面觀察,使用本發明藥枕其間無任何不良反應,少則十幾天,多則90天頸椎病癥狀將自行消失,對部分病歷三年后曾經進行了隨訪,均沒有發現過任何不良反應,提示本發明藥物的安全性高。 五、臨床體會通過采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頸椎病,收到了比較滿意的療效。頸椎病癥狀很多,本臨床試驗選擇最常見的表2中所述的各癥狀。 試驗組的總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達95%,實驗組藥物的治療效果快且好,療程短。 本發明的藥物,應用中醫理論辯證施治,對適應癥療效快,效果顯著,以上治愈后的患者經回訪有的已三年多,沒有發現有復發的病例。 實施例一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份、當歸30份、川烏20份、川芎30份、桂枝20份、血竭40份、丹參30份、赤藥30份、藁木30份、石菖蒲25份、萊菔子30份、細辛15份、附子15份、紅花20份、威靈仙30份、防風30份、燈芯草3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地龍30份、冰片70份。 將上述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制成藥枕方法如下分別將上述原料藥粉碎研成80-100目的粉末后,按所述的份數將各粉碎后的藥物進行混合,混合后裝入枕心中,制成藥枕。 實施例二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80份、當歸80份、川烏80份、川芎80份、桂枝70份、血竭90份、丹參100份、赤藥70份、藁木80份、石菖蒲80份、萊菔子80份、細辛70份、附子80份、紅花90份、威靈仙100份、防風90份、燈芯草80份、乳香90份、沒藥90份、地龍100份、冰片14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三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份、當歸30份、川烏20份、川芎30份、桂枝20份、血竭40份、丹參30份、赤藥70份、藁木80份、石菖蒲80份、萊菔子80份、細辛70份、附子80份、紅花90份、威靈仙100份、防風90份、燈芯草80份、乳香-90份、沒藥90份、地龍100份、冰片14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四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80份、當歸80份、川烏80份、川芎80份、桂枝70份、血竭90份、丹參100份、赤藥30份、藁木30份、石菖蒲25份、萊菔子30份、細辛15份、附子15份、紅花20份、威靈仙30份、防風30份、燈芯草3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地龍100份、冰片14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五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5份、當歸65份、川烏25份、川芎75份、桂枝55份、血竭48份、丹參98份、赤藥60份、藁木60份、石菖蒲60份、萊菔子50份、細辛50份、附子50份、紅花50份、威靈仙65份、防風65份、燈芯草65份、乳香65份、沒藥65份、地龍65份、冰片10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六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份、當歸30份、川烏30份、川芎30份、桂枝30份、血竭30份、丹參30份、赤藥30份、藁木30份、石菖蒲30份、萊菔子30份、細辛30份、附子30份、紅花30份、威靈仙30份、防風30份、燈芯草3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地龍30份、冰片70份或8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七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40份、當歸40份、川烏40份、川芎40份、桂枝40份、血竭40份、丹參40份、赤藥40份、藁木40份、石菖蒲40份、萊菔子40份、細辛40份、附子40份、紅花40份、威靈仙40份、防風40份、燈芯草40份、乳香40份、沒藥40份、地龍40份、冰片70份或8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八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份、當歸30份、川烏30份、川芎30份、桂枝30份、血竭30份、丹參30份、赤藥40份、藁木40份、石菖蒲40份、萊菔子40份、細辛40份、附子40份、紅花40份、威靈仙40份、防風40份、燈芯草40份、乳香40份、沒藥40份、地龍40份、冰片8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九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40份、當歸40份、川烏40份、川芎40份、桂枝40份、血竭40份、丹參40份、赤藥30份、藁木30份、石菖蒲30份、萊菔子30份、細辛30份、附子30份、紅花30份、威靈仙30份、防風30份、燈芯草3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地龍30份、冰片70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十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5份、當歸35份、川烏32份、川芎33份、桂枝34份、血竭35份、細辛32份、附子36份、紅花35份、威靈仙36份、防風40份、燈芯草30份、乳香33份、沒藥33份、地龍33份、冰片75份。 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一。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80份、當歸30-80份、川烏20-80份、川芎30-80份、桂枝20-70份、血竭40-90份、丹參30-100份、赤藥30-70份、藁木30-80份、石菖蒲25-80份、萊菔子30-80份、細辛15-70份、附子15-80份、紅花20-90份、威靈仙30-100份、防風30-90份、燈芯草30-80份、乳香30-90份、沒藥30-90份、地龍30-100份、冰片70-14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40份、當歸30-40份、川烏30-40份、川芎30-40份、桂枝30-40份、血竭30-40份、丹參30-40份、赤藥30-40份、藁木30-40份、石菖蒲30-40份、萊菔子30-40份、細辛30-40份、附子30-40份、紅花30-40份、威靈仙30-40份、防風30-40份、燈芯草30-40份、乳香30-40份、沒藥30-40份、地龍30-40份、冰片70-80份。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的藥枕的制備方法,分別將上述原料藥粉碎研成80-100目的粉末后,按所述的份數將各粉碎后的藥物進行混合,混合后裝入枕心中,制成藥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及其藥枕的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構成羌活30-80份、當歸30-80份、川烏20-80份、川芎30-80份、桂枝20-70份、血竭40-90份、丹參30-100份、赤藥30-70份、藳木30-80份、石菖蒲25-80份、萊菔子30-80份、細辛15-70份、附子15-80份、紅花20-90份、威靈仙30-100份、防風30-90份、燈芯草30-80份、乳香30-90份、沒藥30-90份、地龍30-100份、冰片70-140份。本發明藥物具有使用安全方便,藥費低,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加工制造工藝簡單,流程短,原料藥來源易得,治療頸椎病效果好,總有效率高達100%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G9/00GK1895490SQ200610046979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0日 發明者劉順剛 申請人:劉順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