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個同學給我留言,說我一年多前做的諾蘭專題不夠好,時長太短,浮光掠影的簡直唐突了諾神。免費外鏈 按照我的標準來說,諾蘭的大部分作品值得做成《細讀經典》,在一期節目里沒必要也不可能講透,咱就一部部的來。 前面已經做了兩部諾蘭,分別是《黑暗騎士》與《盜夢空間》。最近被《流浪地球》攪動的,科幻片比較紅,那咱就聊《星際穿越》了。 《星際穿越》在豆瓣上超過70萬人打出了高達9.2的評分,在IMDB也很高,120多萬人打出8.6,要知道庫神的《2001太空漫游》也不過8.3,《星際穿越》可以說是超級屠榜選手。 不過第二年的奧斯卡上《星際穿越》只收獲了個最佳視覺效果,其他顆粒無收,我一直認為奧斯卡的評委老爺對諾蘭有成見,同樣是科幻片,《火星救援》都提了最佳影片,這一點兒也不公道。 當時我特意買的是IMAX,去領略那超凡的聲畫效果,上映后無數人為電影傾倒,達到了讓“理科生顱內高潮,讓文科生內牛滿面”的程度。 諾蘭為了讓電影的科學性經得起推敲,專門找了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擔任顧問,他可是個行業內的大牛,2016年還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是呢,《星際穿越》出來后,就竄出來很多同樣專業的科學家質疑里面的設定,我猶然記得上映后的一兩個月各路勢力吵得不可開交,不說兩句黑洞、蟲洞、五維空間都不好意思跟人開口聊天。 其實我倒是不太在乎電影科學性怎么樣,我反正是個文科生,也聽不懂他們在吵啥,對于科幻片我一貫的原則是:差不多能說的過去就行啦。科幻片畢竟不是科普紀錄片,就算再合物理法則,電影不好看管蛋用。 我看的是創作者描繪出的壯闊宇宙與蜿蜒故事,而不是一個個的物理方程式,對吧。 這部電影確實有些饒腦子,有不少地方諾蘭也沒講太明白,這種留白我覺得挺好的,當我想通了,就深深的被諾蘭的想法與控制力所折服,他竟然可以把那么感性的東西附著于這樣一個宏大故事之上,確實是非常非常的厲害。 《星際穿越》有很多解讀角度,我只說自己的,寫稿子過程中我一篇其他人的影評也沒看過,希望盡可能寫我個人的感受與體悟,網上攢起來的東西弄的再完美也沒啥意思。 今天的解讀是《細讀經典》60多期以來最長的,差幾秒鐘就干到了40分鐘。 你看,我曾經短過,現在又長了。 上節目。 好久木有發親測好物了,是因為換了合作方,這半個月一直在溝通。之前的See平臺產品有些少,到后來我都挑不出東西了,所以現在換到有贊。規矩還是一樣,每周我會試用一兩個產品,覺得不錯的推薦給大家。(大多都是快消日用品) 這次算是重啟,那就懷一下舊。兩年前我放的第一款產品是日本進口的Sante FX眼藥水,賣的特別好,后來因為貨源問題斷貨,好多同學問,那我就再放一次,去日本旅游這小東西一直是必買清單上的。 由于是從香港發貨,快遞時間會久一點,大家填收貨人的時候務必要用真名,以防過海關時出現問題。兩年過去,價格貴了幾塊,大部分地區包郵,想補貨的同學點下面的小程序卡片。 |
|
來自: 昵稱6261680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