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孩子上學的家庭,家長們聚在一起,都在談自家孩子學習成績,學習差的孩子飽受父母的嘮叨,老師的白眼;成績好的孩子,父母希望更上一層樓,老師希望百尺更進一步,學校希望揚名全國;因此,很多孩子成績的好壞決定著一個老師是否優秀,一個家長是否有成就感,一個學校是否有名望。但乖乖,誰曾替孩子想過,他們需要的是什么人生呢? 現在在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孩子,我寧愿你有一個痛苦的童年,也不愿你有一個卑微的成年!”為此,虎爸虎媽捧為經典名言,紛紛效仿,因為在他們的眼里,只要孩子從小下苦功夫,成績好,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自然,像這種心靈雞湯很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的心喜歡,還有許多老師盼生成才的喜歡,于是大家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都往這方面培養,家長忙著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生怕他們自家的孩落于人后。老師忙著布置作業,希望把孩子玩耍的時間都給占據了。為此,孩子們這些家人和老師的關心之下,他們的童年沉浸在學習的環境里,而成績的好壞決定他的童年是否過的開心。 在這里我想說:“這種誤人的教育模式,我們應該要及時改正。”因為在我的眼里,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獨有的才能。就算是一個學習成績差的孩子,但在其他方面他同樣也有自己出彩的一面。因此,真正教育的成功,是挖掘出每個孩潛在的能力,讓他們發揮出來,在各自的興趣上更上一層樓,而不是讓每一個孩子為了成績,為了應付應試教育,而拋棄了自己的興趣,磨平了自己的理想,那樣的人生一定是糟糕透頂。 近聞,山東煙臺,民警接到報警稱,一個背書包的孩子一直在哭。經了解,男孩父母離異,其父親近期工作忙便將他放到媽媽家里,但因成績不好被媽媽趕出家門,他便決定尋找福利院收留自己。 對于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在中國社會是普遍存在,因為每個父母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聰明的,而學習不好,是他們不夠努力,但事實上,有些孩子并不適合學習,但他在其它方面卻能夠獨當一面,這也是孔夫子所要表達“因材施教”的意義所在。但在我們現今社會,教育方式已經背離了軌道,大家都盯在了成績上,把成績鑒定孩子未來的成就,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一種現象,但卻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的現今的社會里。 像上面孩子因成績不好,被母親趕出家里,在他的童年里必定會留下陰影,而像這樣的父母在我們的社會是很多的,他們從來只要求孩子怎樣做到,卻不要求自己該為孩子樹立起什么樣的榜樣,這些糊涂的家長,以成績的好壞來判定一個孩子的未來,那不是關愛孩子,而且在毀掉自己的孩子。 在這里,我迫切希望,家長,老師,還有學校,不要只盯孩子的成績,讓每個孩子發揮自己的特,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因為在一個發展的社會,我們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就算成績不好,應該都給予鼓勵,并且引領他往孩子的興趣上引導,而不是逼著他們去學習,去把考試考好,我想一個被逼著學習的孩子,就算在小的時候受父母的壓迫,老師的緊逼有著出色的成績,但其心志的成長必定會受到損害,沒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那些好成績有健全人格的學生,往往憑著自己喜歡去學習。這就好比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可能主課成績很差,但在他的身上,如果熱受勞動,喜歡動手,那么只要朝自己的愛好方面去發展,將來的成就并不會比學習成績好的要差! 我不談好成績不好,而是當你發覺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用非人道的方式去逼迫,結果適得其反,得到的效果并非你所期望的那樣,因此,在這里,對那些家長和老師說,面對成績差的差生,不是無盡的指責的打罵,更應該挖掘出孩身上的天性,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每個孩子的天性才會被挖掘出來,他們的未來才會一片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