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為人處事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如何身于市井卻心態(tài)曠達,居于人世而悠然自樂,這12條處世箴言不可不讀! 鬧里有錢 靜處安身 鬧市可以發(fā)財,但是清凈之地才是安身立命的佳處。人要能夠享受清凈與淡泊,這樣才是人生的升華形式。 錢財、利祿,都是身外之物。人活一世,要看清自己,甘于淡泊。 來說是非者 必是是非人 道人是非者,既然在你面前說他人的壞處,自然也會在他人面前,說你的壞處。 他們樂于道人是非,是妒心過盛的原因。聰明人與這類人交談,是不會推心置腹的。 他人觀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這句話的意思是,花花世界,就像沒有看見;忙忙碌碌,不關(guān)你事。指目空一切,專心致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并在其中構(gòu)建理想世界。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畏人言,心無旁騖,以一種遺世獨立的態(tài)度對待庸碌的旁人。 小時是兄弟 長大各鄉(xiāng)里 隨著人的成長,原來的玩伴也發(fā)生了變化。 也許我們在不同的地方上學、工作、安家。但不管距離有多遠,只要你心中有朋友,常常掛念,友情就永遠都不會改變。 寧可直中取 不可曲中求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行事堂堂正正。 現(xiàn)在形容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寧可在正當?shù)姆矫娑嘈量啵矂e走歪門邪道,動歪腦筋。 德在人先 利居人后 名利地位固然能鼓勵人奮發(fā)向上,但是假如過分的重視名利,有時也會給人帶來無限的苦惱。 從道德修養(yǎng)來看,在名利享受上不爭先,不分外;在德業(yè)修為上時時提高,是個人走向品德高尚的具體表現(xiàn),含有一種精神的充實和追求的愉悅。 近水知魚性 近山識鳥音 如果生活在水邊,經(jīng)常與魚打交道,那么就能熟悉魚的性情,同樣,如果生活在山上,經(jīng)常能聽到鳥兒的叫聲,那么就能聽懂不同鳥的叫聲。 這句話告訴人們,實踐出真知,熟能生巧。一是要專注。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將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到最好就不平凡。 人不得全 瓜不得圓 瓜沒有純圓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 面對人生的遺憾,懂得放過自己,接受那些不完美。這樣,人生才得以解脫,進入更廣闊的天地。 眼里有塵天下窄 胸中無事一床寬 一個人如果心胸狹窄,那么把整個世界都給他,他也會覺得不滿意。 一個人如果心胸寬廣,不執(zhí)著,那么只有一張床,他也很知足。 天不語自高 地不語自厚 越炫耀什么,越缺少什么。靜水流深,真正有內(nèi)涵的人不會夸耀自己。 就像天地從不找存在感,但是卻無處不在。那些夸夸其談,自我標榜的,一般都沒什么真才實學。 一人不說兩面話 人前不討兩面光 做人要有原則,不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想著兩邊討好。 自己難受不說,一旦拆穿了,那就沒有立身之地了。 堅守原則,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別人哪怕與你不同,也會尊重你。 相逢好似初相識 到老終無怨恨心 大家都能像第一次相識的時候那樣規(guī)矩,到老了,就不會產(chǎn)生怨恨之心。 第一次認識的時候,都很謹慎,很禮貌。慢慢熟識了,就開始放肆,忘記分寸,突破界限。 親密無間的人最容易彼此傷害。再好的關(guān)系,也要懂得分寸和界限。 |
|
來自: 雅博學苑 > 《國學經(jīng)典,言近旨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