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電影龍貓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看臉”。 顏值好的人似乎做什么都要順利一些。 甚至有孩子說“我要當網紅!”覺得讀書不如去當網紅。 但我還是想跟孩子們說:“不管如何,在這個越來越看臉的時代,教養遠比臉重要”。 當你有教養了,將來世界會為你豎起大拇指。 而且好看的臉總會變老,而好的教養卻會伴隨一生。 而一個孩子沒有教養,總有一天會被這個世界狠狠教育的。 你會發現那些缺乏教養的大人,曾經都是缺乏教養的孩子。 因為每個孩子身上都帶著小時候的影子。 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就能看到這個家庭的教養。 只要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還記得那時候我一個同事每次跟我一起吃中飯。 總是會在打湯的時候給我也盛上一碗,飯后總是會遞過來餐巾紙,他自己食物殘渣都會整理得干干凈凈。 而且招呼服務員都溫和而客氣,總是會說謝謝。 所以跟他在一起,會感覺很舒服。 有一次,我們到他家做客。 才發現原來他的爸媽更讓人喜歡。 家里整潔而溫馨,招待我們一點也不嫌煩。 我感覺同事跟他的爸媽很像,給人的感覺也幾乎一樣。 那種好的教養自然會散出特殊的溫度。 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沁人心脾。 倘若一個家庭,父母從小讓孩子知規矩,學禮儀。 他長大后,就會體現出來。 凡是那些把孩子當作家庭的中心養的家庭,注定是要出問題的。 這樣的孩子不會對社會有感情,只愛自己,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完全不會去考慮有些東西是社會的,是大家的。 而教養很大程度來于對社會規則的遵守。 心理學家說的是要有強烈的“社會感情”。 當孩子在乎社會規則的時候,才會自覺地去遵守,才會自我約束自己的行為。 而不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想怎么辦就怎么辦”的樣子。 有一次在餐廳吃飯,一個小姑娘在過道上不停地晃悠,手里拿著好幾個餐廳用來裝扮節日的氣球。 她在一個大桌子的前面徘徊著,想從邊上爬過去扯隔板上的氣球,但是個子太小,夠不著。 這個時候她就叫了媽媽過來幫忙。那個媽媽馬上就去扯。沒想到氣球掉到了那桌子人的菜里面。 這個時候服務員趕緊去撈出來。還不停地跟客人道歉。而那個媽媽就說了一句對不起,然后拉著孩子的手走了。 幸好那桌的客人比較溫和,沒有讓事情惡化。但是邊上的客人都紛紛議論。 “真把這個地方當自己家了。” 孩子拿一個氣球還可以理解,但是將餐廳所有的氣球都拔走,而且還影響其他人用餐,那就過分了。 可是這個媽媽非但沒有告訴孩子要遵守規則,反而自己去幫孩子破壞。 很多次兒子也會去要氣球,但是我會跟他說:“這個氣球是餐廳的,是給大家一起看的,不能給你一個人拿走的,你可以好好看,也可以摸一下,但是不能拿走。” 剛開始兒子也是不高興。但是我的態度很堅定。 “不能拿,如果喜歡,可以請那個服務員阿姨送一個給你,或者爸爸給你去外邊買一個。” 我覺得,從小就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你一個人的,我們還有很多的人,大家是平等的,需要一起守規矩。 有人說,有身份有地位有錢的人就有教養。 我看未必,我覺得一個人是否有教養,與這些必然的聯系。 還記得接孩子放學,每次我都會經過有保安看守的小區大門,進出的車輛都要登記繳費。 有時我會等著保安大叔給我開門,因為我需要走人行通道這邊。 但保安經常需要對開出來的車收費,會耽誤一些時間。 有一次,通道上停著一輛豪車,一直在那按著喇叭。 一個40歲左右的男人帶著墨鏡,跟收費的大叔爭論著,車主的手指頭幾乎戳到了保安大叔的鼻尖了。 原來他超過了免費停車時間,需要交費。 而他卻不愿意交,說自己沒有停多久。 只有10元錢的停車費,卻在那吵了不止10分鐘。 后面的車排成長隊等著。 說實話,他那沒有教養的樣子真的很丑。 而他后座上的孩子還在透過玻璃窗朝外張望,不知道孩子內心會怎么理解大人的行為呢? 還有進進出出的孩子們,都會看見,真的讓人心生厭惡啊! 如今,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我們街上的好車越來越多,高檔的小區越來越多,奢侈品越來越受歡迎。 但這并不代表教養也越來越好。 父母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在教養這個問題上,父母是最需要做好自己的。 有一次,在高鐵上,一個爸爸帶著孩子在玩猜謎語的游戲,每一次孩子猜到了都會開心地大叫。 因為剛好是下午午休的時間。 前排的兩位老人無法休息。但是后排父子不停地玩著,叫著。 乘務員過來提醒后,兩個人安靜了一分鐘,然后這個爸爸又帶著孩子繼續。 終于有個小伙子忍不住了。他站起來說:“你們能不能安靜一點,大家都要休息。做人要有點公德心。“ 這個爸爸聽到后就惱羞成怒地說:“我也買了票,在我的位置上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你管不著。全車就你能耐,就你有公德心。“ 旁邊的一位老人拉了拉小伙子的衣角說:“算啦!小伙子,他們玩累了就好了。” 然后這個爸爸繼續和兒子鬧著。 遇到這樣的人,大家也不可能給丟下火車,只能認倒霉。 好面子的中國人,往往不愿意與人正面沖突。因為那樣顯得很唐突,很沒教養的樣子。但就是這樣縱容了更多沒有教養的人。 而且,這種沒有教養的父母身邊,孩子每天都在學樣。 我們要始終記住:每個孩子的天性是向善而追求卓越的。但是因為不合格的熊父母,他們被改變著,他們的行為性格,無不被打下烙印。 當我們牽著孩子的手,遇見長輩和老師,要主動問好,讓孩子看到你的笑容,聽到你的聲音。 當我們帶著孩子聚餐,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告訴他遵守用餐的禮儀。 比如兒子以前吃飯時打噴嚏是對著飯桌打的。我告訴他,你吃飯的時候打噴嚏,可以用手擋住嘴巴,對著桌子下面打,然后我給他示范了。 他問為什么?我說因為飯桌上的東西大家一起吃的,你把口水噴到上面,沒有人喜歡這樣做。 他非常地贊成我的說法,他跟小伙伴玩的時候打噴嚏都會用手擋住,因為他覺得這是講衛生,是講禮貌。 我覺得,每個孩子應該得到好的教養,擁有好的教養,這是父母的責任。 教養,一個家庭傳承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