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雨霏霏的日子終于過去,久違的太陽終于冒泡了,再過幾天就是一年當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春分秋分,日夜平分”,每年到這個節氣,風和日麗、山歡水笑、春花爛漫、草長鶯飛,人們出去踏青、賞花,孩子們放風箏,無處不展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讓我們一起欣賞三首古詩,品味古人筆下的春分時節吧。 七絕·蘇醒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春分到了,雨水不再像驚蟄時候肆意和狂暴,開始變得溫柔了起來,腳步落地的聲音細微,萬物復蘇,岸邊的楊柳綻放出新綠,陣陣春風拂面,把遠游他鄉的旅人帶回自己的家鄉,因為春分過后清明也就到了。這個時令北方來得稍晚一些,他們不知道長江以南早就綠肥紅瘦、春意盎然了。 作者徐鉉,是南唐宋初文學家,他是浙江紹興人(一說江蘇揚州)。作者以南方人細膩的觀察力,把雨水擬人化,寫出了春雨的潤物細無聲;給春風以生命,它似乎是故鄉溫柔的雙手,把遠方的游子帶回家;又把南方的春天比作窈窕的女子,寫出了南方春天的無比嬌媚。這首詩淺白易懂,自然率真,短短28字,把春分描摹得充滿生機和活力,令人心生向往。 癸丑春分后雪 【宋代】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這首詩中的春分全然沒有了徐鉉筆下的美妙。這是蘇軾在宋神宗熙寧六年春分過后不久所寫,當時他任杭州通判?!把┤氪悍质∫娤 ?,春分后仍然下雪是很稀奇的事,雪花讓剛開了一半的桃李都經受不住。桃李慚愧自己見識不如梅花,也只有讓自己的花瓣像柳絮一樣漫天飛揚了。造物主們不按常規行事,巧發陰謀,暗設機關,讓這些桃李們防不勝防。從今以后,知道造物主變幻莫測,難以預料,我們在暖和的時候,也要準備著御寒的冬衣啊。 蘇軾畢竟非同常人,他從這一年春分的反常氣候里得出一番道理,我們任何時候不能掉以輕心,要防止過往的災難重新襲來。有人結合當時蘇軾被貶的情況,認為詩中還有別的深意,我們姑且不談,但是起碼讓我們了解到,極端天氣自古就很多,南方農諺所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春日田家 【清代】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宋琬是清初詩人,畢竟當時是康乾盛世,在他看來春天的農村生活充滿詩意。前兩句寫景:春回大地,鳥語花香,你看,原野上,田野里,黃雀一群又一群,好不熱鬧;山里種田的老頭,在道路上相逢,停下來聊一聊打聽到的事情,充滿情趣。后兩句敘事,描寫了勤勞的農家:男人半夜里起來就做好第二天的早飯,一大早牽著牛出來,呼喊自己的妻子早點起床,明天是春分節氣,得抓緊時間把樹種下。詩人筆下所描寫的春分農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
|